此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禅意与自然之美的画面。首句“瞥眼花成实,惊心鸟作桥”以花落实果、鸟儿在空中筑巢为喻,暗示时间流逝与生命变迁的自然规律,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下来,“婆娑巫觋笑,斋沐老僧朝”两句,通过描述巫觋的嬉笑和老僧的虔诚斋戒,展现了人间百态与宗教信仰的不同面貌,对比中蕴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薄月疏烟竹,回风怒水条”描绘了夜晚月色微薄、烟雾缭绕的竹林,以及风吹过时水边枝条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最后,“馀生施静峤,转觉世途遥”表达了诗人对于余生的淡泊与宁静追求,以及对尘世道路的遥远与深邃之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