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亭

亭枕秋山窟,山明水共清。

空林生逸响,飞溜落寒泓。

谁识高深意,初无世俗情。

何当携韵磬,泻此澹无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音亭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和谐。首句“亭枕秋山窟”,以“亭”为中心,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秋日山间小亭,仿佛能感受到凉爽的秋风和山间的静谧。接着,“山明水共清”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澈与明亮,山水相映成趣,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空林生逸响,飞溜落寒泓”两句,通过“空林”与“逸响”的结合,以及“飞溜”与“寒泓”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里的“逸响”并非嘈杂之声,而是指自然界中那些悠扬、清新的声音,如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溪流潺潺的水声等,它们在空旷的山林中回荡,给读者带来一种心灵的慰藉。

“谁识高深意,初无世俗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繁华与尘俗的淡然态度,他追求的是内心深处的平静与高远,而非外在的名利与纷扰。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感,使得诗人的形象更加鲜明,也更具有感染力。

最后,“何当携韵磬,泻此澹无声”一句,以“韵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音乐与和谐,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共鸣。这里的“泻此澹无声”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达,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音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伍孺安赋草堂瑞香

草屋帘垂地,移花共宴游。

艳姬香入骨,熏炷锦幪头。

绝世方名立,残霞暮不收。

夜声灯影乱,犹觉带娇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水亭

新暑池亭上,竹风吹我衣。

残花经眼尽,好鸟傍檐飞。

水面澄阴阔,橘林香气微。

傥容携茗具,来此避炎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遗经阁

殖财作争府,教子乃义方。

斗起千寻阁,中藏万丈光。

诸郎一受业,丹桂几回芳。

他日石渠论,斯文想未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黄平国正字

麟阁岧峣入紫清,官居真是上蓬瀛。

玉壶风采想如旧,金马文章元有声。

近喜边头新奏捷,独怜江外正拿兵。

老夫饱饭无他虑,料理敲推怠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