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病中杂诗(其四)

志怪心犹喜,谈经气已平。

遥寻海上客,长谢鲁诸生。

识字真多累,为儒例合轻。

未应伏皂马,犹作夜深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济南病中杂诗(其四)》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展现了诗人病中的内心世界与对学问的深刻思考。

首句“志怪心犹喜”,诗人虽身患疾病,却对奇异之事仍怀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次句“谈经气已平”,在谈论经典时,他的语气变得平和,显示出对学问的深入理解与内心的宁静。

接着,“遥寻海上客,长谢鲁诸生。”诗人仿佛在远方寻找着智慧的旅人,同时也对那些曾给予他教诲的鲁地学者表示感谢,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渴望以及对师长的尊敬。

“识字真多累,为儒例合轻。”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读书识字的复杂情感。一方面,知识的积累是个人成长的负担;另一方面,作为儒家学者,轻视知识是不被允许的。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身份与追求的矛盾与反思。

最后,“未应伏皂马,犹作夜深鸣。”诗人以“皂马”象征自己的身份或某种追求,暗示自己并未真正放弃或满足于现状,即使在夜晚,心中仍有不甘与追求的声音回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黄景仁在病痛中对生命、学问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探索与反思。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济南病中杂诗(其七)

小住犹为客,吾生亦已劳。

补窗驱野马,洗壁画离骚。

澹日寒逾瘦,孤云懒不高。

何因挟枚叟,同话广陵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恼花篇时寓法源寺

寺南不合花几树,闹春冠盖屯如蜂。

遽令禅窟变尘窟,晓钟未打车隆隆。

我时养疴僦僧舍,避地便拟东墙东。

花开十日不曾看,键关不与花气通。

渐惊剥啄多过客,始觉门外春光浓。

数弓地窄苦揖让,一面交浅劳过从。

翻书夺席苦拉逻,应门煮茗烦奴僮。

因花致客真被恼,求寂得喧毋乃穷。

斫花径拟借萧斧,深根铲断繁英空。

不然飞章乞猛雨,使李褪白桃销红。

不忧人讥煞风景,焚琴煮鹤宁从同。

花如顾我哑然笑,杂以谐谑通微风。

尔今穷瘁实天予,岂有生气回春容?

无人之境讵可得,徒使冰炭交心胸。

非人谁与圣所训,有怒不迁德则崇。

去留踪迹孰相强,曷不掉臂空山中?

同生覆载各有志,我自开落随春工。

客来客往岂有意,而以罪我徒褊衷。

对花嗒然坐自失,何见不广侪愚憃。

明当邀客坐花下,为花作主倾深钟。

焚香九顿法王座,祝客常满花常秾。

形式: 古风

核桃园夜起

梦回小驿一灯红,四面腥吹草木风。

身似乱山穷塞长,月明挥泪角声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徐沟蔡明府予嘉斋头间燕歌有感

并州作客意如何,石调重闻掩泪多。

回首燕山五年住,一声如听故乡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