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通过对比衰败与繁荣的两种状态,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季节更迭的哲理。首句“一树衰残委泥土”勾勒出的是冬去春来的枯萎之态,一棵树木因为岁月和环境的影响而渐渐凋零,倒在了泥土之中。这是对过往美好已逝去的一种描绘。
紧接着,“双枝荣耀植天庭”则展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树木重新焕发了生机,两条新生的枝条像是在向着广阔无垠的天空生长,仿佛要触及那些遥不可及之处。这不仅是自然界春回大地的一种写照,更蕴含着诗人对于生命力和希望的赞美。
第三句“定知玄象今春后”则从宇宙的角度对比了时间与季节的更迭。这里的“玄象”指的是天文现象,即星辰的运行变化。而“今春后”意味着诗人对于春天到来之后,自然界和天象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持有一种确定性的认识。
最后一句“柳宿光中添两星”则是对上述宇宙更迭的一种具体描写。诗人在这里提到了“柳宿”,这是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之一,代表着春季夜空的一个星座区域。而“光中添两星”则形象地表达了天文现象的变化,即在春天到来之后,原本的星辰之中又增添了新的亮点,这不仅是对宇宙美妙变化的一种描绘,也隐喻着生命力的旺盛和希望的光芒。
整首诗通过对衰败与繁荣、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以及对自然界与天象更迭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希望以及宇宙之美的深刻感悟。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依依袅袅复青青,句引清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苏州杨柳任君誇,更有钱塘胜馆娃。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