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东阿道中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

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

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

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

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残月一鞭乡梦断,暮云千里音书歇。

想故园、莫道不曾愁,愁今绝。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明代词人俞彦的《满江红·东阿道中》描绘了旅途中的情景,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开篇"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行者长途跋涉,尘土飞扬的画面,流露出旅途的艰辛与匆忙。

"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进一步描绘季节变化,初夏的凉意与麦田的寒意交织,南边小路上青草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通过远近结合的景物,如淡淡的雾气笼罩着飞翔的野鸭,夕阳映照在错综起伏的山峦上,远处传来杜鹃的啼鸣,增添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寥。

"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表达了诗人对归期无定的忧虑,以及内心深处的疲倦和胆怯。接下来的词句转向对名利的反思和对家乡的思念,"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过去的遗憾。

"残月一鞭乡梦断,暮云千里音书歇"以月夜和远方的云烟象征着与家乡的遥远距离,以及音信的断绝,加重了思乡之情。最后两句"想故园、莫道不曾愁,愁今绝"直抒胸臆,表达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无法排解的愁绪,将情感推向高潮。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景象,融入了深沉的人生感慨,展现了词人独特的旅思乡愁。

收录诗词(198)

俞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 籍贯:上元
  • 生卒年:公元一六0一年

相关古诗词

六么令.冬夜

丽谯初永,良夜寂无哗。

帘栊逗来寒信,绛蜡有微葩。

应是流澌渐合,霜意满蒹葭。此际堪嗟。

空庭月冷,瘦着南枝一树花。

不甘萧瑟,强搀和、一半清佳。

无奈被余香灺,梦不到天涯。

暗想当年此夜,沉醉在他家。几许韶华。

都随流水,且听城头咽暮笳。

形式: 词牌: 六幺令

满庭芳.爰园春思

春入沁园,天公做美,树老花嫩都芳。

酿寒催暖,晴霭泛崇光。

淑气融人似酒,微风送、不断林香。

池亭畔,时逢艳冶,新样渲梳妆。

六朝金粉地,门临朱桁,路转横塘。

喜酒空赊易,诗就吟狂。

莫问后庭遗恨,但惜取、烟柳斜阳。

烧银烛,夜深花睡,残月下回廊。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月

璧影欹悬,冰轮初就,凄清乍人帘钩。

想桂宫帝子,甚处空浮。

望断青天碧海,今夜里、多在琼楼。

微飔动,露华凝玉,雾縠生秋。悠悠。

几多恨也,千百种心窝,一霎眉头。

向素娥遥诉,私忖还休。应道关卿何事。

偏相望、泪逐莲筹。枉教您,孤眠到今,不解人愁。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水调歌头(其一)为友人赠别

有意凭谁省,把酒对东风。

不知泪痕多少,昨夜梦魂中。

记取闲亭别馆,谢却舞裙歌扇,璧影挂疏桐。

灯暗衣潜解,香冷被初笼。晚妆却,残粉褪,醉眸慵。

两情各诉,相偎常恨不相逢。

及见何曾几许,依旧华胥梦断,岐路苦匆匆。

马上频回首,此恨有千重。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