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的《别舍弟》。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分别后,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首联“客程一分手,征雁随南还”,开篇即点出离别之情,诗人与弟弟在旅途中分别,而南归的大雁似乎也在为这离别增添了一丝凄凉。雁南飞,既是自然现象,也暗含着对弟弟南行的关切与不舍。
颔联“折柳临前浦,听莺怀故山”,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折柳相赠,是中国古代送别时的传统习俗,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而听莺则表达了对故乡山林中鸟鸣的怀念,通过听觉唤起了对家乡的回忆。
颈联“清时谁不羡,因病我投閒”,转而抒发了对当前生活的感慨。在太平盛世,人们都向往着安定的生活,而诗人却因为生病而选择了闲适的生活状态,或许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也可能是对健康的一种渴望。
尾联“旧业东皋下,残阳深闭关”收束全诗,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农舍深闭的画面。诗人回到了东皋(田野),过起了田园生活,但夕阳的余晖和深闭的门户,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寂寞与孤独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弟弟分别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故乡和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