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过长荡湖野望

不因修禊过春山,谁得澄湖一望间。

顿觉尘心空水上,偶逢渔父语沙间。

几多沃野桑麻蔽,半是荒畬雁鹜还。

日夕微茫僧问渡,双峰寂历掩禅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施渐的《春日过长荡湖野望》描绘了春天游历长荡湖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不因修禊过春山”,点出诗人并非特意为了修禊(古代习俗,三月三日到水边洗濯以祈福消灾)而来到春意盎然的山中,而是偶然的机会得以欣赏湖光山色。次句“谁得澄湖一望间”强调了湖景的难得和清澈。

第三句“顿觉尘心空水上”,通过湖面的宁静,诗人仿佛心灵得到了净化,尘世的纷扰暂时放下。接下来,“偶逢渔父语沙间”,渔夫的形象出现在沙洲上,增添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画面。

“几多沃野桑麻蔽,半是荒畬雁鹜还”描绘了湖畔田园的丰饶景象,桑麻茂盛,但也有部分土地荒芜,归雁飞翔,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变迁。最后一句“日夕微茫僧问渡,双峰寂历掩禅关”,在傍晚的朦胧中,诗人遇到僧人询问渡河事宜,远处的双峰静谧地守护着佛门清修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长荡湖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在此过程中体验到的心灵净化和对世事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64)

施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京邸感兴

到来园柳已菲菲,客舍经春未改衣。

学道岂能辞众笑,随人终愧失初机。

窗间晓漏临丹阙,户外晴岚对翠微。

僻兴止宜耽寂寞,独翻书史度斜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病卧县斋呈诸僚长

岂是官卑易去留,未能高蹈愧林丘。

公庭积夏常虚讼,弱质逢秋已制裘。

雨带潮声偏傍枕,山连雁影恰当楼。

世途转觉萧疏甚,始信嵇康薄宦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归田自述二首(其一)

佐邑无功自劾归,尚疑趋府倒裳衣。

下流应笑难为吏,僻路于今亦有机。

与客解嘲前日谬,逢僧授偈一身非。

卧来转觉人群远,惟有闲窗鸟雀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归田自述二首(其二)

未论薄俗贱为儒,自顾无如返旧庐。

瓜美宁思故侯禄,身闲遍读外家书。

林逢秋日收香草,门傍寒江市白鱼。

岁晚谁同濠上想,惟余惠子共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