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杂咏

日日愁仍揽镜看,楚人憔悴尚南冠。

力微不任施横草,论定终当待阖棺。

元亮晚途甘石隐,孔明早岁本龙蟠。

救时事来须经术,莫遣苍生笑谢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冬日杂咏》由清代诗人金渐皋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首联“日日愁仍揽镜看,楚人憔悴尚南冠”,诗人每日面对镜子,愁容满面,如同楚国的囚徒,虽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坚韧与不屈。这里运用了楚人被囚的典故,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颔联“力微不任施横草,论定终当待阖棺”,诗人自谦力量微薄,无法施展抱负,但坚信自己的价值和贡献,会在生命的终结之时得到公正的评价。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和对历史公正性的期待。

颈联“元亮晚途甘石隐,孔明早岁本龙蟠”,诗人以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晚年选择归隐山林,以及三国时期诸葛亮(字孔明)年轻时即展现非凡才智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应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卓越的才能。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尾联“救时事来须经术,莫遣苍生笑谢安”,诗人呼吁在国家危难之际,需要依靠学识和智慧来拯救时局,避免让百姓再次陷入像谢安时代那样的困境中。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担忧,也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收录诗词(5)

金渐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邗江

画舸南游锦缆移,垂杨空有万条垂。

二分明月仍今夕,十里珠帘异昔时。

回望乡关迷咫尺,频年踪迹愧支离。

可怜杨子桥边水,只与征人照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秦淮女郎卞云装侨居半塘,八九年前曾过一面,比来湖,上见其案头有吴梅村诗册并虞山老人和章,寻览情词,不无今昔之感,因窃取二老意并云装近事,檃括成诗三首(其一)

芸帙缃函系所思,玉人郑重远相携。

闷来只仗琵琶写,说处仍防鹦鹉知。

破镜刀环寻旧约,琼枝璧月费新词。

莫嫌大雅凋零尽,犹有春风属扫眉。

形式: 七言律诗

秦淮女郎卞云装侨居半塘,八九年前曾过一面,比来湖,上见其案头有吴梅村诗册并虞山老人和章,寻览情词,不无今昔之感,因窃取二老意并云装近事,檃括成诗三首(其二)

结绮临春恨未终,轻烟淡粉扫成空。

还家江令头仍黑,避席崔娘脸自红。

辽海鹤归无主墓,吴江枫冷未栖鸿。

都将月地云阶梦,泣向荒田野草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秦淮女郎卞云装侨居半塘,八九年前曾过一面,比来湖,上见其案头有吴梅村诗册并虞山老人和章,寻览情词,不无今昔之感,因窃取二老意并云装近事,檃括成诗三首(其三)

不向长安斗狭斜,朅来水国傍蒹葭。

曾探织女矶边石,再见玄都观里花。

秋思潘郎惊鬓发,夜情白傅感京华。

三千年后篷莱路,知在琼楼第几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