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山

一掌峰峦尽,还应静者知。

塞鸿飞不到,秋兔欲藏时。

势岂千铢累,功非一篑亏。

虽云最小物,造化亦何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笔山》由明代诗人何绛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

首联“一掌峰峦尽,还应静者知”,开篇即以“一掌”形容山峦之小,暗示山虽微不足道,却能触动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考。这里的“静者”不仅指观山之人,更暗含了诗人自身,表达了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颔联“塞鸿飞不到,秋兔欲藏时”,进一步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静谧景象。塞鸿,指的是边塞的鸿雁,难以飞抵此处,象征着外界的纷扰无法触及这片宁静之地;秋兔欲藏,则是秋天的兔子想要躲藏起来,形象地表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界的隐匿与收敛。这两句通过动与静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

颈联“势岂千铢累,功非一篑亏”,转而探讨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这里将山峦的形成比作“千铢累”和“一篑亏”,分别比喻为积累与崩溃的过程,强调了自然界的生长与消亡并非偶然,而是遵循着必然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力量与宇宙法则的敬畏之情。

尾联“虽云最小物,造化亦何私”,收束全诗,点明主题。诗人认为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蕴含着造化的智慧与公平。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描绘的自然景象的总结,也是对生命与宇宙间关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综上所述,《笔山》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宇宙法则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纸刀

自是无长物,微躯日日新。

敢云悲薄命,常得近文人。

用舍凭斯世,裁成赖此身。

年年烽火报,喜不事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离六堂

道由疏磬外,地僻罕人寻。

一路入来处,泠然生静心。

绿槐阴过户,垂柳覆栖禽。

向晚斋钟动,群僧渐出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怀古楼

地接昌华近,楼开碧树深。

独怜高处望,难作此时心。

城郭岂不古,山川徒至今。

朝台无陆贾,谁复嗣徽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半帆

江流分别涧,日听水潺潺。

片席如来去,诸僧任往还。

好风吹不尽,皓月照常閒。

毕竟归何处,茫茫天地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