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人心易足,三表乞身闲。
与世长疏索,唯僧得往还。
直声留阙下,生事在林间。
时复逢清景,乘车看远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洁之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三表乞身闲"显示出这种渴望得以实现,而与世间保持一定距离的生活则被形象地比喻为"疏索"。诗人通过"唯僧得往还"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出家人能够自由自在、来去无阻的境界。
"直声留阙下"可能是在描写一种声音或者呼唤,在宫阙之下回响,而"生事在林间"则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归宿。接下来的"时复逢清景,乘车看远山"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刻遇见美好景色时的心境,那种宁静与远离尘嚣的享受。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深化了主题。朱庆馀作为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在当时颇受赞誉,这首诗正体现了他对于超然物外、寂寞高远生活追求的个性。
不详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青春思楚地,闲步出秦城。
满眼是岐路,何年见弟兄。
烟霞装媚景,霄汉指前程。
尽日徘徊处,归鸿过玉京。
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
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
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识君春未半,意欲住经秋。
见酒连诗句,逢花跋马头。
别来唯独宿,梦里尚同游。
所在求飧过,无因离得愁。
丹顶分明音响别,况闻来处隔云涛。
情悬碧落飞何晚,立近清池意自高。
向夜双栖惊玉漏,临轩对舞拂朱袍。
仙郎为尔开笼早,莫虑回翔损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