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吟七言四韵恶诗一首攀送崇教大师归天台寿昌寺

道高尘俗住应难,携锡东归暑未残。

紫殿已承新雨露,白云终忆旧峰峦。

孤村路僻牵吟远,峭壁泉飞入梦寒。

满箧御诗兼御札,到时松院与谁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道路崇高世俗难以抵达,手持锡杖向东归去暑气还未消散。
紫色宫殿已经沐浴了新的雨露,白云依旧怀念着旧日的山峰。
孤独的村庄道路偏僻,牵引着思绪远方漫延,峭壁上的泉水飞泻入寒冷的梦境。
满满一箱御赐的诗篇和书信,到达之时,在松林小院又有谁来一同欣赏呢?

注释

道:道路。
高:崇高。
尘俗:世俗。
住:抵达。
携:手持。
锡:锡杖。
紫殿:紫色宫殿。
新雨露:新的雨露。
白云:白云。
旧峰峦:旧日的山峰。
孤村:孤独的村庄。
僻:偏僻。
牵吟:牵引思绪。
峭壁:峭壁。
泉飞:泉水飞泻。
满箧:满满一箱。
御诗:御赐的诗篇。
御札:书信。
松院:松林小院。
谁看:谁来欣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少逸写给崇教大师的别离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融合了对远方归途的期盼、对新旧记忆的缅绕以及对未来相见的期待。

首句“道高尘俗住应难”揭示了人世间高洁之士难以长久停留于尘世,隐含着诗人对于崇教大师即将离去的无奈。紧接着“携锡东归暑未残”表明崇教大师带着随身物品准备东归,而夏日的炎热尚未消散,这两句交织出一种别离的情绪。

第三句“紫殿已承新雨露,白云终忆旧峰峦”中,“紫殿”指的是帝王或高僧所居之地,承受着天降的甘霖(新雨露),象征着新的开始。而“白云终忆旧峰峦”则是说诗人心中始终怀念那些已经过去的岁月和山川,这里体现了对往昔时光的深情。

第四句“孤村路僻牵吟远,峭壁泉飞入梦寒”描绘了一种偏远村庄的小径延伸至远方,以及溪水在峭壁间跳跃的声音,如同进入了诗人清冷的梦境,这两句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寂寞幽深的意境。

末句“满箧御诗兼御札,到时松院与谁看”则表达了诗人对崇教大师归去后,将携带着皇帝赐予的诗篇和书信,在松林环绕的院落中回味,这里有对未来相聚时光的期待,以及一种孤独感的流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崇教大师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5)

刘少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有月竹阴寒。

形式: 押[寒]韵

句(其二)

风递花香入酒尊。

形式: 押[元]韵

句(其三)

波涛海寺秋。

形式: 押[尤]韵

句(其四)

几度诗狂欲上天。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