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八)鱼

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

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在湖面上移动着鱼卵,新生的鱼儿毫不畏惧人类。
自从它们认识了鱼钩和饵料,就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它们了。

注释

湖上:指湖面。
移:移动。
鱼子:鱼卵。
初生:刚刚出生。
不畏人:不怕人类。
自从:从那以后。
识:认识。
钩饵:钓鱼的工具,包括鱼钩和饵料。
欲见:想要看见。
更无因:再也没有机会。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湖上鱼儿初生的生动画面。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不知世事纷扰,也不畏惧人类的存在,这种纯真无瑕的状态引起了诗人的感慨。

“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 随着时间的流逝,鱼儿逐渐学会了辨别和躲避钓钩,这也象征着成长的代价——失去了一份天真和纯净。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以及对于初心不复归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湖上鱼儿的生长变化,隐喻了人生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再到失去纯真,每一步都带着无法回避的现实触碰。苏轼借此抒发了对人生、自然以及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九)牡丹

花好长患稀,花多信佳否。

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十)桃花

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十一)李

不及梨英软,应惭梅萼红。

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秾。

形式: 五言绝句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十二)杏

开花送馀寒,结子及新火。

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