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紫云庵至上中化成寺山中独行迟同游薛陈二子

闲行随去迹,独往昧前期。

流水时相引,空山只自知。

香烟松际袅,暗雪竹间滋。

兀坐探林晚,中心有所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中漫步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首句“闲行随去迹,独往昧前期”点明了诗人的行动状态——悠闲地行走,没有特定的目的地,也没有预先的计划,一切都随着内心的感受而行。这种随性而为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接着,“流水时相引,空山只自知”两句,通过流水和空山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空灵。流水似乎在引领着诗人的脚步,而空山则仿佛只有诗人自己能感知这份宁静。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

“香烟松际袅,暗雪竹间滋”描绘了一幅更加幽静的画面。松树间升起的轻烟,与竹林中悄悄生长的雪花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里的“香烟”不仅指实际的烟雾,也可能象征着内心的香气或某种精神上的纯净与高洁。

最后,“兀坐探林晚,中心有所思”表达了诗人独自坐在林中,直至傍晚,心中却有着深深的思考。这不仅仅是对外在世界的观察,更是对内在心灵的探索。诗人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启示,这种体验是深刻且个人化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自行走在山中的独特感受,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它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探索与觉醒。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发东林寺登庐山绝顶还过寺中留止

年来知静理,在世比虚舟。

偶此同生灭,因之任去留。

色空庐阜起,禅定虎溪流。

已矣东林社,长廊槲叶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德安公署雨中书

荒斋掩夕景,倦迹苦淹留。

细雨同寒意,空山向暮愁。

逢迎还自懒,鞭挞底增忧。

抱此微躯病,何能为世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蒋双桥方伯行部德安予适以事至而公已发南康走笔奉柬

离抱易为感,复此芳春时。

杂英委閒地,好鸟弄高枝。

坐惜欢言阻,空令淑景移。

方闻整驾去,惆怅予来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德安雨晴书怀

日出照空林,阶前流水音。

讼庭鸣鸟悦,书几落花深。

遥忆故园草,萋萋何处寻。

堪悲贪寸禄,虚掷此光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