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莽芜深谷,轮蹄竞市桥。
年来人尽出,不待小山招。
这首诗描绘了城市与乡村之间鲜明的对比,以及社会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首句“草莽芜深谷”以“芜深谷”形象地展现了乡村的荒凉与寂静,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未被开发的状态。接着,“轮蹄竞市桥”则转向城市的景象,通过“轮蹄”这一动态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市桥上车马繁忙、人流如织的热闹场景,体现了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年来人尽出”一句,将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乡村,前往城市寻求发展与机遇。这不仅是个人选择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中心的转移。最后一句“不待小山招”,以“小山”象征乡村,表达了即便乡村有着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但面对城市的吸引力,人们也不再等待乡村的召唤,直接点明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转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乡村与城市的景象,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选择的变化,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转型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对现代化进程的适应与追求。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君家湖北头,门前湖水流。
水流似侬意,日夜不曾休。
朝饮前溪水,暮泛前溪舟。
溪头有明月,照见古今愁。
郎向塞北游,妾在江南住。
愿为防身剑,与郎作伴去。
行路莫行远,看花莫看迟。
花迟少颜色,路远长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