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这是一首描写历史人物的诗句,其中包含了对古人处境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诗中的“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历史上某位士人的哀伤之情,可能是指东汉时期的范滂,他在寒冷中仍坚守着自己的节操。这两句通过对过往人物的关怀,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士人的不公待遇。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认知上的愤懑。这里的“布衣”象征着普通百姓的生活,而“士”指的是有文化教养的人。这两句是在批判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忽视,他们虽然拥有文化和智慧,但却被迫过着和平民无异的清贫生活。
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揭示出古代士人所面临的困境,反映出了社会的不公与冷漠。
不详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
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
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