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督护北征去,前锋无不平。
朱门垂高盖,永世扬功名。
这首诗描绘了督护北征的壮阔场景与深远影响。开篇“督护北征去,前锋无不平”,展现了督护率领大军北上征战,所向披靡的英勇形象。接着“朱门垂高盖,永世扬功名”,则以朱门高盖象征着胜利归来的督护,他的功绩将被永远铭记,荣耀世代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画卷,赞美了督护的英勇和功绩,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督护的英勇与朱门的高盖相结合,既突出了督护的赫赫战功,也暗示了他的地位和声望的崇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情感饱满。
不详
小字道民。南朝宋文帝第三子。初封武陵王,历任湘、雍、徐等州刺史,都督诸州军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率军镇压江汉蛮民起义。后文帝为太子刘劭所杀,率兵进讨,至新亭即位称帝,杀刘劭。在位期间,剪除宗室,重用中书通事舍人戴法兴、巢尚之、戴明宝,使专朝政。推行土断,并限制占山封水,抑制大族,加强君权,在位十一年。庙号世祖
洛阳数千里,孟津流无极。
辛苦戎马间,别易会难得。
叔护北征去,相送落星墟。
帆樯如芒柽,督护今何渠。
闻欢去北征,相送直渎浦。
只有泪可出,无复情可吐。
督护初征时,侬亦恶闻许。
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