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培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杳杳难随驿使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在寻觅春天的气息时喜悦地发现了一枝梅花。"华发寻春喜见梅"表达了诗人对初春美好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梅花独特美感的赞赏。"一株临路雪培堆"则形象地描绘出这枝梅花孤傲自立,似乎在雪中得到了滋养,其形态如同积雪堆砌。
接下来的两句"凤城南陌他年忆,杳杳难随驿使来",诗人将视线转移到了遥远的记忆之中。"凤城南陌"是古代长安(今西安)的一个地方,"他年"指的是过去的岁月,而"忆"则表明诗人对那段时光怀有深情。"杳杳难随驿使来"中的"驿使"通常指的是古代传递信息的人员,这里暗示了时间流逝和空间距离带来的隔阂,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无奈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以及与往昔时光的回忆,表现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王安石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将内心的情怀与外在的景物融合,使得这首简短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意和哲理。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千蹊百隧散林丘,图画风烟一色秋。
但有兴来随处好,杨朱何苦涕横流。
去岁别南岳,前年返泐潭。
临机一句子,今日遇同参。
一来齐境助奸臣,去误骄王亦苦辛。
鲁国存亡宜有命,区区翻覆亦何人。
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
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