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溜滩滩急,崖腰栈栈新。
天深罕见日,路险不容尘。
远草夤缘绿,幽花落漠春。
逢津何必问,夫我自知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川奔腾、自然景色旷远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江水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力量与美丽并存的意境。
“江溜滩滩急,崖腰栈栈新”两句,以动态和静态结合的方式,表现了江水奔腾不息的景象。"滩滩"传递出了江水冲击岸石时那种连续不断的声音,而“崖腰栈栈新”则形象地描绘出山崖上新的足迹,这里的“新”字暗示着时间流转和自然更新的主题。
接下来的“天深罕见日,路险不容尘”两句,则进一步加强了景色的荒凉与深邃。诗人通过“罕见日”表达出天气阴沉,阳光难以穿透,而“路险不容尘”则指出了这条道路的崎岖和自然界中尘埃难以落定,这里的“尘”字也可引申为世俗之物,不被这片自然所接纳。
“远草夤缘绿,幽花落漠春”两句,转而描绘出一幅静谧的春日景象。“远草夤缘绿”中,“夤”字形容草色淡雅,生长旺盛,而“幽花落漠春”则是对那隐秘之花在寂静中悄然开放和凋零的情景。
最后的“逢津何必问,夫我自知津”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自信与理解。这里的“逢津”意指遇到渡口,“何必问”则是说不需要询问别人的意见,“夫我自知津”显示出诗人对自己选择和判断力的信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既有力量又有静谧美感的自然景观。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昔驱千骑往,今解五鱼还。
谁惮老销髀,自怜生入关。
春风来迥野,晓斗挂空山。
却整康成帢,依然愧腻颜。
行行芳序深,秀色媚诸岑。
早叶易经吹,暖云难久阴。
拥条孤狖啸,戏荇一凫沈。
不是无樽酒,其谁共献斟。
昔驾轺封北护边,已惭星鬓久凋年。
御炉香外抛晨谒,刁斗声中废夜眠。
梁雪送残他日赋,郭舟谁共此时仙。
思归未敢贻公念,更办秋怀敌露蝉。
岩树萧萧秋兴归,师臣仍此褫朝衣。
羽觞聊欲同宾寿,玉体何曾待战肥。
风圃薄寒浮醉衽,雨荥新浪拍渔矶。
清篇自有夔龙旧,方外相从屏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