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霁雪》由清代诗人戴梓所作,描绘了雪后初晴的冬日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孤寂之美。
首句“彤云散玉满乾坤”,以“彤云”喻指乌云,而“散玉”则形象地描绘了雪后天空的纯净与洁白,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满乾坤”则强调了雪覆盖了整个天地,营造出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接着,“万叠寒峰白照轩”一句,将视线转向山峦,通过“万叠”形容山峰之多,而“白照轩”则展现了雪后山峰在阳光下反射出的明亮光芒,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村径瀰漫人寂寞,林峦愁惨月黄昏”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村间小径被雪覆盖,显得空旷而无人迹,林间的山峦在月光下显得愁惨,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静的氛围。
“梅花影断无归路,竹叶香浮且闭门”中,“梅花影断”暗示着梅花在雪中凋零,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而“无归路”则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感慨。“竹叶香浮”则描绘了竹子在雪后的清香,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温暖。“且闭门”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避世之意,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闭门独处,寻求心灵的宁静。
最后,“可惜冰天寒碛里,吟成白雪向谁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在如此壮丽的冰雪世界中,即使吟出了美丽的诗句,却无人倾听,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整体而言,《霁雪》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雪后冬日的静美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