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赋得章台柳》是明代诗人冯行可所作。诗中以“章台柳”为意象,借以抒发离别与相思之情。
首句“曾折长条赠别离”,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分别之际,曾折下一枝柳条赠予对方,以此表达离别的不舍与深情。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离别和思念的象征意义,因此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场景,也蕴含了深厚的情感。
次句“相思偏忆去年时”,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对去年那个充满离别情绪时刻的特别记忆。这里的“相思”二字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对某人的深深思念。通过对比去年的离别与现在的场景,诗人巧妙地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使得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后两句“如今摇落章台畔,一任王孙系马嘶。”转而描写眼前的景象。诗人站在章台边,看到柳树已经凋零,随风摇曳。这里,“摇落”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柳叶飘落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一句“一任王孙系马嘶”则以动态的画面收尾,王孙(贵族子弟)在柳树下牵马走过,马儿的嘶鸣声打破了寂静,更添了几分哀愁与无奈。整个画面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情境的感慨,情感细腻而丰富。
综上所述,《赋得章台柳》通过柳树这一意象,巧妙地将离别、相思、时光流逝以及对现实情境的感慨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