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遹读书常至夜分作此示之

我为无才老把锄,汝穷亦复坐迂疏。

夜灯咏史虫吟草,朝几陈书獭祭鱼。

未至苦饥依马磨,不妨相守卧蜗庐。

业成自有能知赏,家世从来典石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因为我无才只能老老实实种地,你处境困厄也是因为过于迂腐。
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诵读历史,虫儿在草丛中低吟,早晨的案几上摆满了书籍,就像獭祭鱼一般有序。
还未到饥饿难耐的地步,就靠着马磨度日,我们不妨一起住在简陋的小屋里。
等到功成名就自然会有赏识的人,我家世代积累的知识就像石渠一样丰富。

注释

我:诗人自称。
无才:没有才华。
老把锄:一直从事农耕。
汝:你。
穷:贫困。
亦复:也。
坐:因为。
迂疏:迂腐不切实际。
夜灯:夜晚的灯火。
咏史:吟咏历史。
虫吟草:虫子在草丛中鸣叫。
朝几:早晨的案几。
陈书:摆放书籍。
獭祭鱼:形容读书有条理,像獭捕鱼时排列整齐。
苦饥:极度饥饿。
依:依靠。
马磨:马磨(磨粮食的工具)。
蜗庐:简陋的小屋。
业成:事业有成。
能知赏:赏识的人。
家世:家族世袭。
典石渠:典故,形容学问渊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写给儿子子遹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儿子勤奋好学的赞扬和鼓励。首句“我为无才老把锄”,诗人自谦自己才疏学浅,但仍以农耕为业,暗示教育子女的重要性。次句“汝穷亦复坐迂疏”,他看到儿子虽然贫穷但不改书卷气,认为这是过于书呆子气,但也包含了对儿子专注学业的肯定。

“夜灯咏史虫吟草,朝几陈书獭祭鱼”描绘了儿子深夜研读历史,如同虫鸣草间,白天则专心致志地阅读,形象生动。这里以“獭祭鱼”的典故形容儿子读书的专注,仿佛连獭鱼捕鱼时也要先排列整齐,比喻其读书之勤。

“未至苦饥依马磨,不妨相守卧蜗庐”进一步赞美儿子即使生活艰辛,也能坚守读书,甘于简朴的生活,蜗居一隅。这里“蜗庐”象征简陋的居所,表达出诗人对儿子坚韧精神的欣赏。

最后两句“业成自有能知赏,家世从来典石渠”,诗人相信儿子的学业终将有所成就,将来必能得到识才者的赏识。同时,他以“石渠”典故,暗示儿子将继承家族的学问传统,期待后辈能光大门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既展现了诗人对儿子的关爱与期望,也寓含了对刻苦求学、传承家风的深深赞许。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子遹调官得永平钱监待次甚远寄诗宽其意盖将与之偕行也

黄纸起家升仕籍,青衫溯阙拜恩光。

署衔汝勿憎铜臭,就养吾方喜饭香。

世事极知多倚伏,人生正要小回翔。

但令父子常相守,敛版扶犁味总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小儿入城

小儿破帽出求师,老父寒炉夜画诗。

不耐青灯写孤影,聊呼薄酒慰长饥。

我今仅守诗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但恨北风如许恶,湖桥归路想流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

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

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

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一)

羁游随处得哦诗,扫溉轩窗每恨迟。

已幻小山宽客恨,更添危磴作儿嬉。

偶留塞上宁无数,径返湖边已有期。

谁遣化工娱此老,幽花微拆绿苔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