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高前江挥使以勤事没于海(其二)

挥泪江濆引素旌,楚歌凄断不胜情。

拔山力尽名空在,填海魂消气尚生。

星陨故当五丈垒,鹤鸣无复八公兵。

怪来白浪兼天涌,多恐英雄怒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弘诲为悼念高前江挥使而作,通过描绘江边送别的场景和对高前江英勇事迹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敬意。

首句“挥泪江濆引素旌”,描绘了在江边送别的情景,泪水与白色的旗帜交织在一起,渲染出悲伤的氛围。接着,“楚歌凄断不胜情”一句,借用了楚地的悲歌,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之情。

“拔山力尽名空在,填海魂消气尚生”两句,是对高前江英勇事迹的赞颂。他虽然力尽山崩,名声却永存;尽管魂魄已逝,但精神依然激昂。这种对比,展现了英雄虽死犹生的精神风貌。

“星陨故当五丈垒,鹤鸣无复八公兵”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英雄的离去。星星陨落,象征着英雄的陨落;鹤鸣不再,意味着昔日战友的消失。这里运用了典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庄重感。

最后,“怪来白浪兼天涌,多恐英雄怒未平”两句,表达了对英雄英灵可能未息的担忧。白浪翻涌,仿佛是英雄愤怒的象征,暗示着英雄的精神并未完全消散,仍在激励后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前江英勇事迹的追忆和对英雄精神的赞美,展现了对英雄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英雄精神传承的期待。

收录诗词(509)

王弘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高前江挥使以勤事没于海(其三)

戎马曾从百战场,殒身自许效边疆。

长蛇尚在龙泉堕,飞鸟未尽乌号藏。

湘水此时悲宋玉,东风何处问周郎。

可怜天道每如此,徒使忠魂饮恨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庚午春兴四首时在彭泽江上(其一)

青郊迎气转鸿钧,玉律初回禹甸春。

行客不知梅节换,东风惟见柳条新。

江湖目极心偏切,池草诗成梦更亲。

笑煞洛阳裁胜者,看花犹是昔年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庚午春兴四首时在彭泽江上(其二)

凄风隔夜到江槎,绿鬓惊心又岁华。

梅柳一春犹作客,天涯七月便离家。

懒将壮志停孤剑,剩有韶光坐绛纱。

独对海棠春梦醒,流莺刚报上林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庚午春兴四首时在彭泽江上(其三)

华发森森春自生,朝来揽镜若为情。

才看西陆移乌晷,又见南枝送鸟声。

光景邮亭怜过客,文章秘阁愧虚名。

长安北去天应近,珍重梅花相伴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