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

玉珂经礼寺,金奏过南宫。

雅调乘清晓,飞声向远空。

慢随飘去雪,轻逐度来风。

迥出重城里,傍闻九陌中。

应将肆夏比,更与五英同。

一听南薰曲,因知大舜功。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马铃声穿越礼仪寺,金乐器演奏过皇宫。
优雅的旋律在清晨回荡,声音直上云霄。
悠长的乐音如雪花飘散,轻盈地随着微风起舞。
远远超出城郭之外,四面八方都能听到这音乐。
它或许能与夏天的庆典相比,更胜过五彩的花朵。
聆听南国的乐曲,便能理解大舜的丰功伟绩。

注释

玉珂:马铃。
礼寺:礼仪寺。
金奏:金乐器演奏。
南宫:皇宫。
雅调:优雅的旋律。
清晓:清晨。
飞声:响彻的声音。
远空:高空。
慢随:悠长地跟随。
飘去雪:飘散的雪花。
轻逐:轻盈地追逐。
度来风:吹来的微风。
迥出:远远超出。
重城:城郭。
九陌:四面八方。
肆夏:夏季的庆典。
五英:五彩的花朵。
南薰曲:南国的乐曲。
大舜功:大舜的功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早晨经过皇宫时听到太常寺清丽乐声的景象。开篇“玉珂经礼寺,金奏过南宫”两句,既点明了时间是早晨,也描绘出了庄严肃穆的礼仪氛围。"雅调乘清晓,飞声向远空"则通过对音乐的细腻描述,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飘逸高远的情怀。

诗中“慢随飘去雪,轻逐度来风”两句,用自然界的雪和风比喻乐声的流动与变化,给人以无边界限的感觉。"迥出重城里,傍闻九陌中"则表达了诗人在高墙之内偶尔听到外面传来的乐声,增添了一种隔绝而又渴望的复杂情感。

至于“应将肆夏比, 更与五英同”一句,似乎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期待或比喻。"一听南薰曲,因知大舜功"则表达了听到乐曲后,对远古圣王大舜所创立的礼乐制度的赞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皇宫附近太常寺音乐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集描写与抒情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

张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张说孙。德宗贞元二年,任库部郎中、知制诰。四年,行中书舍人。五年,授礼部侍郎。六年,知贡举。能诗

  • 籍贯:河南洛阳

相关古诗词

自状

有张翱兮,寓止淮阴。来绮席兮,放恣胸襟。

形式: 四言诗 押[侵]韵

下第戏状元崔昭纬

千里江山陪骥尾,五更风水失龙鳞。

昨夜浣花溪上雨,绿杨芳草为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浣溪沙

枕障熏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题舜庙

古都遗庙出河濆,万代千秋仰圣君。

蒲坂城边长逝水,苍梧野外不归云。

寥寥象设魂应在,寂寂虞篇德已闻。

向晚风吹庭下柏,犹疑琴曲韵南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