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署中作

古人作吏重爱民,今人作吏先患贫。

爱民患贫不两立,聚敛何如有盗臣。

官取诸民民取士,此中应识民艰苦。

半丝半粒悉脂膏,视此岂容为过取。

我闻国计关民生,民能一心成坚城!

矧是太平亲民吏,曷不慎守贻令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官员苏履吉对官民关系的深刻思考。他以“古人作吏重爱民,今人作吏先患贫”开篇,对比了古代与现代官员对待民众的态度,指出现今官员可能更担忧自己的贫困,而忽视了爱民如子的传统美德。

接着,“爱民患贫不两立,聚敛何如有盗臣”两句,强调了爱民与避免贫困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批判了那些贪婪如同盗贼一样的官员。通过“官取诸民民取士,此中应识民艰苦”表达出官府与民众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公,以及民众生活的艰辛。

“半丝半粒悉脂膏,视此岂容为过取”则进一步描绘了官府剥削民众的残酷现实,强调这种行为是不可容忍的。最后,“我闻国计关民生,民能一心成坚城!”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与民众紧密相连的认识,认为民众团结一致可以形成坚固的防线。

“矧是太平亲民吏,曷不慎守贻令名。”则提醒那些在和平时期负责治理地方的官员,应当谨慎行事,以保持良好的名声和治理效果。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官民关系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于公正、廉洁从政的强烈呼吁。

收录诗词(47)

苏履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七道沟旅店壁上无名氏诗原韵

七年奔走玉关西,到处飞鸿印雪泥。

似我性情虽喜咏,伤人言语莫漫题。

诗存忠厚饶相赏,事涉矜狂转自迷。

路柳依依随意绿,春来好听早莺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刘谏堂扬廷别驾同年寄《赠友竹山房诗草》七言四绝,仍次原韵奉答(其一)

白描安歌自言诗,妆饰无须假粉脂。

悟得水中盐味在,嬴他藻绘太矜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腊月奉大宪檄调赴肃商办盘查,次圪塔井,步壁上前题原韵

不道归期速,又看去路遥。

人情趋炭热,世态类冰消。

省事宜缓和,多才忌吝娇。

此心何新属,犹自忆前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九仙山十二景步明代诗人张士宾原韵(其一)灵鹫奇花

一朵奇花带笑拈,何年移种此山岩?

至今犹见空中色,自是西来玉骨纤。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