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寿宋通判

自有东阳,锦水城山,几千百年。

记往时仅说,拥麾刻郡,而今创见,持橐甘泉。

地脉方兴,天荒欲破,还为盐梅生钜贤。

清和候,正风薰日永,作地行仙。题舆小驻樵川。

常只恐祖生先著鞭。

算谁从井落,重新疆理,谁从襄岘,一洗腥膻。

幕府归来,未应袖手,行有诏书来九天。

勋名就,使吾乡夸诧,盛事流传。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自古以来,东阳之地,锦水环绕,城郭山峦,历经千年万载。
忆往昔,曾有将领执麾,治理郡县,如今却见到新的景象,如甘泉般滋润。
大地生机勃发,天道即将破晓,这里又孕育出杰出人才,如同盐梅之味。
清和时节,风气和煦,阳光普照,仿佛人间仙境。我们在樵川稍作停留。
常担忧像祖逖那样的人物已先我一步奋发图强。
不知是谁从井底崛起,重振疆域,又是谁在襄岘等地荡涤污秽。
回到幕府后,不应袖手旁观,朝廷已有圣旨降临九天之上。
功业成就,足以让故乡为之自豪,这壮丽的事迹将流传千古。

注释

东阳:古代地名,今浙江金华。
锦水:形容水流如锦缎般美丽。
麾:指挥用的旗帜或权杖。
橐:袋子,此处指职位或责任。
甘泉: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恩惠。
盐梅:比喻能调和各方的贤才。
祖生:指晋代名士祖逖,以励志图强著称。
井落:比喻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
重新疆理:重整国家疆域。
腥膻:比喻污浊或不好的风气。
幕府: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袖手:比喻无所作为。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九天:极言天高,此处指朝廷。

鉴赏

这首《沁园春·寿宋通判》是宋代词人祝穆所作,词中表达了对宋通判的赞美和对家乡未来的期待。词的上片回顾了东阳锦水城山的历史悠久,以及宋通判过去的功绩,如在郡守任上刻石留名,如今又在甘泉之地展现出新的才华。词人称赞宋通判的地脉振兴,犹如天地初开,涌现出了杰出的人才。接着,词以清和时节,风和日丽的环境烘托出宋通判如同地行仙般的高尚品格。

下片转而展望未来,词人担心宋通判的才能被他人抢先,暗示他将有重振边疆、涤荡污秽的重任。词人期待宋通判幕府归来后,不会袖手旁观,而是会有来自天庭的诏书赋予他更大的使命。最后,词以宋通判将成就丰功伟绩,让家乡人为之自豪,成为盛事流传的佳话结尾。

整首词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是对个人的赞美,也是对地方发展的寄望,展现了词人对人才的敬仰和对故乡繁荣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6)

祝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

此木生林野。自唐家、丝纶置阁,托根其下。

长伴词臣挥帝制,因号紫微堪诧。

常缥缈、紫微仙驾。料想紫微垣降种。

紫微郎、况是名同者。兼二美,作佳话。

一株乃肯临茅舍。肌肤薄、长身挺立,扶疏潇洒。

定怯麻姑爬痒爪,只许素商陶冶。

擎绛雪、柔枝低亚。

我忆香山东坡老,只小诗、便为增声价。

后当有,继风雅。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句(其一)

黄花自与渊明别,不见闲人直到今。

形式: 押[侵]韵

读中兴碑

辞本春秋作,聱翁策固长。

漫嗟褒贬迹,孰继老汾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咏桃

习习香薰薄薄烟,杏迟梅早不同妍。

山斋尽日无鸾□,只与幽人伴醉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