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宿囊山三首(其三)

未能葱岭从初祖,也不蓬莱访洞宾。

煎凤髓须还此老,执牛耳更属何人。

笈储丹药堤防病,案设图书粉饰贫。

老觉为僧差省事,韩公何必强冠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未能跟随初祖去葱岭,也不去寻访蓬莱仙人洞宾。
炼制仙丹之事还得归功于这位长者,而谁又能接下领导的重任呢?
丹药存放在笈中以防止疾病,书籍摆满案头以掩饰贫困。
年迈后觉得做僧人较为省心,韩公何必还要勉强戴上世俗的冠巾。

注释

未能:没有能够。
葱岭:古代中国与中亚的交通要道。
初祖:道教或佛教中的创始人。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洞宾:道教仙人吕洞宾。
煎凤髓:炼制凤凰的精髓(比喻珍贵的仙丹)。
此老:这位年长的人。
执牛耳:比喻在某领域有权威或领导地位。
何人:指代谁。
笈:古代盛放书籍或物品的竹箱。
丹药:道教或医药中的灵丹妙药。
堤防病:预防疾病。
粉饰贫:用知识或学问来掩盖贫困。
老觉:老僧。
僧:僧人。
差省事:较为轻松省心。
韩公:指韩愈,唐代文学家,这里可能借指世俗之人。
强冠巾:勉强戴上世俗的帽子(指保持官职或社会地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再和宿囊山三首(其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隐居生活情趣的诗句。

"未能葱岭从初祖,不也蓬莱访洞宾。" 这两句表明诗人并没有像传说中的仙人那样去寻找仙境,而是选择了现实中的隐居生活,拒绝了追求不切实际的幻想。

"煎凤髓须还此老,执牛耳更属何人。"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平淡的心态。"煎凤髓"是指煮制药材以求长生之意,而"执牛耳"则象征着与世隔绝,专心于自己的修炼。这里的"此老"和"何人"都指代诗人自己,强调了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认同。

"笈储丹药堤防病,案设图书粉饰贫。"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用丹药来预防疾病,并通过阅读图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粉饰贫"意味着虽然生活简朴,但精神上是充实的。

"老觉为僧差省事,韩公何必强冠巾。"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出家做和尚的态度,以及对韩愈等文人的批评。这里的"老觉"可能是指自己或隐喻一般的隐士,而"韩公"即唐代文学家韩愈,"强冠巾"意味着勉强地去模仿别人,而非出自内心真实的愿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个人选择和精神世界的强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居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追求。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再和宿囊山三首(其二)

乞骸不作凝香守,掩鼻难随逐臭夫。

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

门无喜鹊传朝报,笥有悬鹑拆海图。

常敬渊明归去早,村翁晚始觉迷涂。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再和宿囊山三首(其一)

恰似病沙门退院,又如老禅录归农。

素无才调宴三阁,不愿歌词传六宫。

万首漏名宗派里,百年占籍醉乡中。

暮龄喜共樵夫语,懒与诸儒论异同。

形式: 古风

再送蒙仲二首(其二)

送君怀旧一销魂,谢墅孙陵髣髴存。

下濑楼船皆万斛,曲江宫殿尚千门。

笑陈狎客为俳体,与晋诸贤洗泪痕。

定有奇谋裨玉帐,莫挥麈尾事清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再送蒙仲二首(其一)

昔人曾叹择栖难,今子翱游二相间。

对弈未妨看露布,论诗未合上斋坛。

沉来铁锁真儿戏,吟退毡裘却凯还。

班固作铭繇捷表,待揩老眼细传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