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望金山

一笑推蓬见碧岑,可堪行役负登临。

旧游谁觅三年梦,回首空馀万里心。

初日楼台相映照,凌波草树自浮沉。

无由去汲中泠水,卧听寒潮杂梵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舟中望金山》是明代文徵明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舟远望金山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一笑推蓬见碧岑”,以轻松愉悦的口吻,描绘了诗人推开船篷,眼前展现出一片碧绿山色的景象,仿佛一个愉快的微笑,将读者带入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之中。

“可堪行役负登临”一句,转折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长途跋涉、远离家乡的无奈与感慨,即使面对如此美景,也无法真正享受,心中充满了羁旅之苦。

“旧游谁觅三年梦,回首空馀万里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追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却只能在梦中寻找,而今只能遥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往昔的思念。

“初日楼台相映照,凌波草树自浮沉。”这两句描绘了金山在晨光中的美丽景象,楼台与山水相互辉映,草木在水中轻轻摇曳,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最后,“无由去汲中泠水,卧听寒潮杂梵音。”表达了诗人无法亲自前往金山,只能在舟中倾听远处的梵音,寄托了他对金山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在旅途中难以摆脱的孤独与寂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失解无聊用履仁韵写怀兼简蔡九逵

夜半休惊负壑舟,已应吾道属沧洲。

梦中桂树青天月,江上芙蓉玉露秋。

疲马尚怜衔橛在,冥鸿翻困稻粱谋。

倦游更忆相如远,落日苍茫立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九日閒居用渊明韵

端居念物化,草屋秋风生。

白云从东来,因之感浮名。

素发已充领,世欲移聪明。

穷无致用资,安事蜚英声。

尘埃失故步,老大怀弱龄。

菁华不复妍,白日已西倾。

抚时不能忘,徙倚当前荣。

寒花媚幽歜,怅然伤我情。

怆兹霜露早,宁知岁功成。

形式: 古风

赠王直夫

忆昨追随试有司,少年先听鹿鸣诗。

老无时命吾何恨,君负才名众所推。

盛世岂容驹在谷,云逵行见羽为仪。

马蹄轻疾香尘起,万里天风拂桂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东禅寺

古寺谢车马,清临绿玉湾。

双禽啼竹径,独犬护松关。

落叶秋满地,夕阳僧自閒。

偶来还自去,回首碧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