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零陵

零陵讵中邦,道阻五千里。

我以放逐来,本非心乐只。

身止高山巅,忽忽弥半祀。

人情久自亲,况复多可喜。

坐使故乡念,如火沃之水。

罪大不得留,今兹动行李。

昭州虽岭南,流寓盖均耳。

倘未还庭闱,在彼犹在此。

胡然当作离,耿耿殊不已。

物我要兼忘,咄哉从此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零陵岂非华夏中,道路险阻绵延五千余里。
我因被贬至此,本非心甘情愿。
身居高山之巅,日日心绪不宁已过半载。
人心长久便会亲近,更何况还有许多值得欢喜之事。
坐感思乡之情如烈火浇油,无法停留。
罪责深重不能久留,如今只得收拾行囊启程。
昭州虽在岭南偏远之地,但流离失所的生活并无差别。
即使未能回归家乡,这里的生活也如同在那里。
为何此刻要离别,心中忧虑难以平息。
物我皆忘,从这一刻开始吧。

注释

零陵:地名,古代零陵郡。
中邦:中原地区。
道阻:道路艰险。
五千里:极言路途遥远。
放逐:被贬谪。
心乐:内心乐意。
高山巅:山顶。
忽忽:形容心情不定。
弥半祀:过了半年。
人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亲:亲近。
可喜:令人欣喜的事。
故乡念:对故乡的思念。
沃之水:像火烧水般炽热。
罪大:罪责重大。
今兹:此时此刻。
行李:行装。
昭州:地名,唐代昭州。
岭南:南方地区。
流寓:流离失所。
均耳:都一样。
庭闱:家庭, 家乡。
彼:那里。
此:这里。
胡然:为何。
耿耿:忧虑不安。
殊不已:无法停止。
物我:物我两忘。
咄哉:哎呀。
从此始:从现在开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邹浩的《别零陵》,表达了诗人被贬谪到偏远之地零陵时的复杂心情。首句“零陵讵中邦,道阻五千里”描绘了零陵地处偏僻,路途遥远,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艰辛。接下来的诗句“我以放逐来,本非心乐只”直接揭示了被贬谪的苦衷,表明这并非他自愿的选择。

诗人身处高山之巅,时间久了,人情的亲近和环境的新奇让他稍感宽慰,“人情久自亲,况复多可喜”。然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却如同炽热的火焰浇在心头,难以抑制。“坐使故乡念,如火沃之水”,形象地表达了思乡之情的强烈。

“罪大不得留,今兹动行李”说明诗人深知自己的处境,明白不能久留于此。尽管昭州虽在岭南,但流寓之地与故乡并无太大差别。“倘未还庭闱,在彼犹在此”进一步表达了无论身在何处,心系家乡的情感。

最后两句“胡然当作离,耿耿殊不已”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开零陵的深深不舍和难以释怀的离愁。“物我要兼忘,咄哉从此始”则寄寓了诗人试图超脱世俗,从此时开始忘却个人得失,寻求内心平静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贬谪的苦楚,又有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自我心境的反思和超越。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岑老书云远老法堂上草深一丈矣

建隆无复旧行踪,石塔开堂得远公。

衣挂六铢收法界,草深一丈见家风。

也知是汝远狮子,不分饶他岑大虫。

何日扬州船子去,木兰花里问真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咏路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班超

功名从古病难成,况作天西绝域行。

纵有平陵同落落,其如卫候尚营营。

杀妻吴起终遭逐,上疏鸿卿不免刑。

定远独能逢圣主,千年万岁蔼嘉声。

形式: 七言律诗

嘲仲益

低檐荫茅竹,陋如野人居。

夫子莞尔笑,曰此真吾庐。

庭前郁乔木,庭后犹榛芜。

芟削随手净,春兰植扶疏。

光影动窗几,馨香袭文书。

皎然纫佩心,邂逅同三闾。

尔来基构新,百事凌往初。

突兀焕华屋,茅竹扫莫馀。

双楠庭之珍,斩代殊荣枯。

要知碧油幢,特立当阶除。

念念入勋业,不与蓬荜俱。

兰虽不生门,安能逭诛锄。

剖琴如剖薪,烹鹤如烹鱼。

珠玉抵飞鸟,镈钟委洪炉。

逝矣覆辙存,来车犹此涂。

尚欲取脩竹,永以娱朝晡。

问竹竹无言,冷风一虚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