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涎香

搴露纫荷楚泽舷,未参南海素馨仙。

大门当得桂花酒,小样时分宝月圆。

诗挟少陵看妙手,犀通神物为垂涎。

使君少住幽兰曲,时傍颦山照鬓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楚泽采摘清晨露水,编织荷花衣裳,未曾加入南海的素馨仙子行列。
家中大门值得品鉴桂花酿,小酌时刻,明月如宝盘般圆满。
诗歌中融入杜甫的精妙,令人垂涎的是那犀牛角般的神韵。
请您稍作停留于幽静的兰花小径,时而照见黛眉山映衬下的鬓发之美。

注释

搴露:采摘清晨露水。
纫荷:编织荷花。
南海素馨仙:南海的传说中的仙子。
桂花酒:用桂花酿制的美酒。
宝月:明亮如宝盘的圆月。
少陵:指杜甫,因其曾任长安少陵官。
犀通神物:犀牛角般的神奇物品。
幽兰曲:幽静的兰花小径。
颦山:形容秀美的山峦。
鬓边:指鬓发的旁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洋创作的《龙涎香》。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表达来看,这首诗深受唐诗的影响,特别是在意象和想象力的运用上。

“搴露纫荷楚泽舷,未参南海素馨仙。”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搴露" 一词源自《楚辞·渔歌》,意指舟船在水面滑行,这里形容诗人乘坐的龙舟在荷花丛中轻盈地划过,带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情趣。"未参南海素馨仙"则表达了对高洁仙界的向往,但并没有亲身经历,保持了一种遥远而美好的想象。

“大门当得桂花酒,小样时分宝月圆。” 这两句描写的是一个宴会场景。"大门"指的是豪门或官府的大门,这里的"桂花酒"不仅是因为桂花的香气,也因为古人认为桂花带有吉祥、荣华之意,所以常用来比喻高贵和喜庆。"小样时分宝月圆"则是说在这个宴会上,人们分得了象征幸福美满的宝石形状的圆饼,这里的“宝月”既可以指代月亮,也可能是某种节令食品。

“诗挟少陵看妙手,犀通神物为垂涎。” 这两句表达的是对诗歌艺术的赞赏和对诗人技艺的敬佩。"诗挟少陵"指的是能够像唐代大诗人杜甫一样,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征服世人。"犀通神物为垂涎"则形容诗人的笔触能与神奇的事物相通,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使君少住幽兰曲,时傍颦山照鬓边。” 最后两句则是在劝告或邀请某位尊贵的人物在幽静的兰花曲中稍作停留,同时又不失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使君"是古代对官员的一种尊称,"颦山照鬓边"则让人联想到诗人或主人公在山间漫步时,那柔和的阳光照耀着他们的鬓角,营造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仙境、宴会、诗艺和自然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他那超凡脱俗的情怀。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次前韵

堆案文书不用嗟,新诗字字说芳华。

题舆事省时眠草,纶阁文高合判花。

莫待春归空怅望,须知醉里有生涯。

如何为向邦侯说,整顿清明载酒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赋红梅

为怯清宵短,然膏约凭栏。

颊疑西子醉,花误北人看。

点露燕支破,啼妆风雨残。

莫嫌翠袖薄,犹得护春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再酬杜倅两诗用前韵(其二)

昨朝珠玉已争光,再转旌旗再擅场。

景物岁时俱婉娩,德人言语亦馨香。

歌风燕子初争语,藏柳鸦儿学画黄。

牵率赓酬无健句,鸾声只合听央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吉父赋南池诗次韵吉父诗虽云红蕖在眼而独与白鹭关情莲上人何望辄戏呈

水府朝元路,牙分女队行。

神仙天外事,风月世间情。

步有凌波势,廊无响屧声。

何妨沉醉后,珠履小纵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