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秋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秋夜画面。首句“青灯对无语”,以青灯照耀下的孤独形象,展现出诗人在深夜的沉思与静默。次句“白月透虚棂”,通过白月穿过窗户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冷和寂静。
“乍冷壁虫响”一句,通过壁角虫鸣,微妙地传达出秋夜的凉意和自然界的生动,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向风山叶零”则描绘了风吹落叶的声音,增添了季节转换的感伤气氛。
“更长无久睡”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情状,反映出他内心的不平静。“意到索遗经”则透露出诗人深夜读书或思考的专注,以及对古代经典文献的怀念。
最后两句“心境有馀寂,秋声自厌听”,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心境的追求,然而即便是这宁静的秋夜之声,也因心境的关系而显得有些厌倦,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落寞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通过诗人自身的感受,展现了秋夜的静美与寂寥,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