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歌八首(其五)

阿侬羞杀黄帽郎,桂舟兰楫藻中藏。

芦竹生花秋满地,棹歌才动便寻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阿侬羞杀黄帽郎"一句,以女子的娇羞口吻,暗示了渔夫(黄帽郎)的出现让女子感到害羞,可能是在赞美渔夫的朴实或渔家生活的浪漫。"桂舟兰楫藻中藏"则描绘了渔舟之美,用桂木和兰花装饰船桨,隐于水草之间,显得清新雅致。

"芦竹生花秋满地"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氛围,芦苇丛生之地到了秋天开满了白色的花,满地皆是,景色宜人。"棹歌才动便寻榔"写渔夫划船唱歌,歌声刚起,就引来了寻找食物(榔)的水鸟,生动展现了渔家生活的和谐与自然的互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轻盈,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恬静与渔家生活的乐趣,体现了元末明初诗人宋濂的文笔之妙。

收录诗词(180)

宋濂(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号:潜溪
  •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 生卒年:1310—1381

相关古诗词

越歌八首(其六)

粉痕随泪湿春罗,郎似芭蕉侬似荷。

荷叶团圆映莲蕊,不比芭蕉纹路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越歌八首(其七)

为郎有意办罗裳,绣成花鸟好文章。

黄昏含愁不敢剪,只恐分开双凤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越歌八首(其八)

春望山头松百株,若耶溪里好黄鱼。

黄鱼上得青松树,阿侬始是弃郎时。

形式: 古风

杂体(其一)

温温荆山玉,刻作瑞世麟。

系以补衮丝,相期佩君身。

君身享遐福,四海归至仁。

蛾峨九天上,虎豹为守阍。

惜哉不得献,袭之以文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