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日泛舟下延平晚泊西芹

扁舟劣容身,风浪困掀簸。

曲肱游华胥,梦断千山过。

纵横波间石,满目牛羊卧。

秋毫傥不支,巨舰忽已破。

篙师号神逸,却立变衰懦。

我岂未之思,悬知无可奈。

此生足惊忧,似为天所瘅。

那能一生死,且复耐摧挫。

日暮同济人,举酒纷相贺。

一笑尽馀觞,歌罢无予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于延平河上,面对风浪与自然的挑战,内心充满忧虑与反思。首句“扁舟劣容身,风浪困掀簸”描绘了舟小不足以承载诗人,风浪翻滚的景象,预示着旅途的艰难。接着,“曲肱游华胥,梦断千山过”表达了诗人试图在梦中逃避现实,但梦终被打破,暗示了现实的不可回避。

“纵横波间石,满目牛羊卧”描绘了波涛中的石头与远处的牛羊,象征着自然界的平静与生机,与前文的风浪形成对比。而“秋毫傥不支,巨舰忽已破”则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即使强大的事物也可能在自然面前脆弱不堪。

“篙师号神逸,却立变衰懦”描述了船夫在面对困难时的英勇与在困境后的退缩,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诗人自问“我岂未之思,悬知无可奈”,表达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无奈。

“此生足惊忧,似为天所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忧虑与对命运的质疑。“那能一生死,且复耐摧挫”则是诗人对于生死的淡然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坚韧。

最后,“日暮同济人,举酒纷相贺”描绘了傍晚时分,与同行的人共饮庆祝的情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团结。“一笑尽馀觞,歌罢无予和”则以轻松的语气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泛舟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既有对困难的直面,也有对生活的乐观与珍惜。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令德答天启

小栟妙语言,下笔初无难。

曹郎更精深,一字不苟安。

我师陶靖节,亦未游其藩。

但觉万仞渊,中有蛟龙蟠。

人言失故步,乃在学邯郸。

平淡恐未臻,先作郊岛寒。

古来文墨士,十九姓字漫。

尚赖相可否,盐梅助咸酸。

形式: 古风

复次韵答令德见和来诗及维摩默然之意

多言亦焉用,守默良独难。

维摩得此门,众生病自安。

当时许子将,不造寔与蕃。

终以月旦评,有愧申屠蟠。

忠良覆汉鼎,鲁酒围邯郸。

独爱千顷陂,沧波炤人寒。

君岂叔度欤,胸襟江海漫。

自然已愤厥,不须珍柚酸。

形式: 古风

用令德韵题严陵祠

价微良易酬,器博无近用。

骐骥非良乐,万里谁能控。

萧王汉中兴,四海倚为重。

谁为渊驱鱼,一呼百万众。

妙算环无端,奇功射必中。

忘机谅未能,岂数汉阴瓮。

故人钩尚直,倦作仪韶凤。

应无万牛力,负此丘山栋。

羊裘又独往,苦语馀嘲弄。

至今卖菜言,空记当时梦。

形式: 古风

跋子静所藏鲁直书乐天八字偈

凝师八字源则丰,乐天说偈流无穷。

山谷眼明如日中,落笔惊电驰蛟龙。

谁其得之建溪翁,取人所弃岂俗同。

搜奇抉怪晋馀风,嫉邪愤世发上冲。

自我观之案两重,巧偷豪夺愿不逢。

好语传播人所攻,斯言有味当见容。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