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大江西上曲》由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踏上西溟之旅时的复杂心情。诗中以“江亭酒醒”开篇,酒后的清醒与离愁交织,诗人面对西风中的笛声,不禁思绪万千,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与不舍。
“已拚乡心抛撇去”,表达了诗人为了追求理想或生活所需,不得不割舍对家乡的眷恋。“禁得桥阑重倚”,则是在离别之际,诗人难以自抑,再次回望,心中满是不舍与无奈。
“戴笠前盟,诛茅后约”,暗示了诗人过往的承诺与约定,如今却不得不暂时放下,踏上新的旅程。“洒尽平生泪”,是对过去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泪水成为了情感的宣泄。
“丝丝疏柳,向人还更憔悴”,以柳树的衰败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孤独。“早分万里关山,吴箫燕筑,萍梗看身世”,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担忧与不安,如同漂泊的浮萍,无根无依。
“何况西溟风雪路,多恐敝裘难理”,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难与险阻,西溟的风雪之路,让诗人担心自己的行装是否能应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潮打裘来,海浮天去,归梦知何际”,潮水与天空的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未来的不确定性,归家的梦似乎遥不可及。
“苍茫云水,挂帆吾又行矣”,在一片苍茫的云水之间,诗人挂起了船帆,开始了新的旅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情绪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