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淮

鸣鼙渡长淮,霏烟散清晨。

皎皎初日光,照耀草木新。

横林渡馀碧,叠嶂开嶙峋。

移桡失向背,烟波浩无垠。

儿童相棹歌,余心亦欣欣。

轻帆互相踰,画鹢映流津。

徘徊望洲渚,悠然独怀人。

樵渔有栖遁,寂寞谁问邻。

暮风翻洪涛,鱼虾亦有神。

四顾天地黑,孤舟恐漂沦。

形式: 古风

翻译

战鼓声在长淮上回荡,清晨的薄雾渐渐消散。
明亮的太阳初升,照耀着新生的花草树木。
穿过横斜的树林,碧绿的水面延伸,层峦叠嶂尽显峥嵘。
摇桨的方向迷失,眼前烟波浩渺无边。
儿童们划船唱歌,我的心情也愉快起来。
轻盈的帆船你追我赶,美丽的鹢首映照在流水边。
我在洲渚间徘徊,独自怀想远方的人。
樵夫和渔夫各有归宿,寂寞中无人询问邻居。
傍晚的风吹起大浪,连鱼虾都仿佛有了灵性。
环顾四周,天色渐暗,孤舟怕要随波逐流。

注释

鼙:古代的一种战鼓。
霏烟:轻柔的雾气。
初日:刚刚升起的太阳。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崎岖。
桡:船桨。
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栖遁:隐居或避世的生活。
洪涛:大浪。
漂沦:随水流漂流,比喻生活动荡不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渡过长淮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

“鸣鼙渡长淮,霏烟散清晨”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鸣鼙,即船桨声,是早晨渡河时所特有的声音,与霏烟散清晨相映衬,展现了诗人在晨雾中穿梭的景象。

“皎皎初日光,照耀草木新”接着描绘出初升太阳的明媚景致,它不仅照亮了自然界,更赋予了一切生灵新的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的“横林渡馀碧,叠嶂开嶙峋”则是对渡河过程中的山川景观进行描绘。横林与叠嶂相呼应,展示了诗人在航行中所见到的连绵不断的山脉。

“移桡失向背,烟波浩无垠”表达了诗人驾船前进时的动作,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受。烟波浩渺,无垠无边,反映出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儿童相棹歌,余心亦欣欣”则转向了岸上的景象,孩子们嬉戏唱歌的情形,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喜悦。

“轻帆互相踰,画鹢映流津”描绘了一幅船只交错、水鸟栖息的和谐图景。轻帆在风中飘扬,与水面上栖息的鹢相呼应,展示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河岸世界。

“徘徊望洲渚,悠然独怀人”表达了诗人在游移之际,对远方某个地方或人的思念。洲渚,即湖泊与水道,悠然独怀,则是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感受。

“樵渔有栖遁,寂寞谁问邻”则转向了生活在自然界中的樵夫渔民,他们隐居于山林之中,寂寞而无人询问,是诗人对他们的同情与理解。

“暮风翻洪涛,鱼虾亦有神”描绘了黄昏时分河水波涛汹涌的情景,同时提及了鱼虾之中也蕴含着生命的奥秘。这种描写显现出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观察和尊重。

最后,“四顾天地黑,孤舟恐漂沦”则是诗人在夜幕降临时,面对广阔无垠的宇宙所产生的孤独与不安。诗人在这片刻感到自己如同一叶孤舟,在茫茫人海中飘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游龙潭

四客同笑言,一僧陪杖屦。

徜徉山水窟,适意忘晨暮。

疏钟岩北寺,细竹溪南路。

中流石参错,不碍潺湲注。

泓澄小龙潭,润气金碧聚。

时惊木叶坠,俯见鱼虾度。

斯游非预期,偶尔造佳处。

幼舆丘壑情,陶令琴觞趣。

淹留慰所愿,惟以宾友故。

夕阳淡寒山,迟回不能去。

形式: 古风

游朱勔家园

晨晖丽丹楹,翼翼侔帝居。

向来堂上人,零落烟海隅。

联翩际时会,振迹皆刑馀。

闺帷尚帝主,皂隶乘轩车。

流威被东南,生杀在指呼。

楼船载花石,里巷无裤襦。

至今江左地,风云亦嗟吁。

叨荣已过量,受祸如偿逋。

荒凉戟门路,尚想冠盖趋。

客舸维岸柳,邻人罾池鱼。

徘徊极幽观,曲折迷归途。

夜月扃绮户,春风散罗裾。

繁华能几时,丧乱实感予。

曹郐予何讥,此曹真人奴。

形式: 古风

湆淡滩

南来瓯粤无平陆,林峦起翠波腾绿。

扶舆政恐犯霜露,买舟傥可休僮仆。

清滩白昼雷霆作,乱石惊湍犬牙错。

平生珍重千金躯,舟子一篙那可托。

飘摇叶漾势转急,釜灶倾颓不能立。

眼看白浪散银山,蛟螭百怪堂堂出。

人皆乘险欲趋利,我不安行悔可及。

吁嗟世路风波猛,巧阱危机暗驰骋。

江湖溺舟犹自戒,势利溺人终莫省。

矫情镇物未足言,书此聊为后来警。

形式: 古风

谢方德顺古风

吾闻沧溟深,浸灌东南维。

长风一荡潏,莽苍天为低。

中藏百怪珍,文彩光陆离。

潜鲲尽鹏材,游鱼悉龙资。

罔象溯波浮,天吴跃空飞。

蚌虽辱泥涂,犹能吐珠玑。

地灵物固然,在人必多奇。

英英方家郎,秀发如琼枝。

装怀素王书,落笔幼妇词。

我昔官壶山,邂逅初见之。

宾筵为劝驾,一武登云梯。

鸿鶱九霄快,骥骋天路夷。

似闻东诸侯,辟书已交驰。

惠然访吾庐,窈窕穷山溪。

夜灯一笑欢,愁抱忽若遗。

语妙时脱尘,饮豪屡反卮。

领新意自失,佳处昔未窥。

胡为遽改辕,归袂风披披。

上祈养德业,下祝慎鼎帏。

敬言崇道公,久别良伫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