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翻译

春天时独自凭栏远眺,倚遍了每一个栏杆。蓝天下青草绵延,至目尽处与天相接。放眼远处,辽阔无际,千里万里,时令正是盛春的二月三月间,远行之人啊,你去也,行色匆匆,令我愁苦无穷。
谢家池塘边,江淹浦的岸边,独自吟诗颂苦。黄昏时分,稀疏的雨滴点点飘落,哪里能够承受这离愁之苦!更何况,此时此地,又想起了远行之人。

注释

独凭春:春天时独自倚栏远眺。
晴碧:指蓝天下的青草。
谢家池:据《南史·惠连传》载,族兄灵运激赏惠连之才思,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竞不成,忽梦见惠连,即得句云:“池塘生春草。”
江淹浦:指别离之地。
指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
吟魄:指诗情、诗思。
离魂:指离别的思绪。
王孙:公子,指远游之人。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少年游》,描绘了一幅春天独自凭栏远眺的画面。"阑干十二独凭春",开篇即展现出主人公在春日里倚靠栏杆,孤独而满怀思绪。"晴碧远连云",描绘了晴空如洗,远处的天际线与碧空连成一片,景色虽美,却更显其内心的孤寂。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诗人借景抒情,感叹离别之苦,行人的身影在远方渐行渐远,让人心生愁绪。接下来,他提及"谢家池上,江淹浦畔",这两个典故暗示着离别的伤感,仿佛能听到吟咏离别的诗篇和飘荡的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傍晚时分,稀疏的雨点更增添了凄凉氛围,让人难以承受。最后,"更特地,忆王孙",直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王孙"一词常用来指代远行之人,这里强化了词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春天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其三)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其一)

去年秋晚此园中。携手玩芳丛。

拈花嗅蕊,恼烟撩雾,拼醉倚西风。

今年重对芳丛处,追往事、又成空。

敲遍阑干,向人无语,惆怅满枝红。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

绿云双亸插金翘。年纪正妖饶。

汉妃束素,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

锦屏春过衣初减,香雪暖凝消。

试问当筵眼波恨,滴滴为谁娇。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押[萧]韵

忆汉月

红艳几枝轻袅。新被东风开了。

倚烟啼露为谁娇,故惹蝶怜蜂恼。

多情游赏处,留恋向、绿丛千绕。

酒阑欢罢不成归,肠断月斜春老。

形式: 词牌: 忆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