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喜作闲人得出城,南溪两月逐君行。
忽闻新命须归去,一夜船中语到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南溪夜游的场景,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闲适情怀。开篇“喜作闲人得出城”表明诗人乐于摆脱尘嚣,做一个自由自在的闲人,以便于出城游览。"南溪两月逐君行"则是对友人的邀请表示欣然接受,他们一起在月光下漫步于南溪之滨。
然而,“忽闻新命须归去”一句却带来了转折,诗人接到了返回的命令或消息,这可能与其职务或者其他社会责任有关。紧接着“一夜船中语到明”则描绘了诗人在一夜之间匆忙离开的情景,其中“语到明”可能是指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言,充满了不舍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不得已回到现实中的无奈。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士人在追求个人理想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所面临的矛盾和抉择。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晚到金光门外寺,寺中新竹隔帘多。
斋官禁与僧相见,院院开门不得过。
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
更见峰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
寻师远到晖天观,竹院森森闭药房。
闻入静来经七日,仙童檐下独焚香。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