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松岁寒物,讵比蒲柳才?
冰霜虽剥蚀,疏花应时开。
良工岂不偶,中心类寒灰。
却怜蘼芜草,遍满黄金台。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寓意十首次敬助韵(其五)》。诗中,诗人以青松为象征,赞美其坚韧不屈的品性。"青松岁寒物",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在严冬中依然挺立的姿态,暗示其不畏艰难的品质。"讵比蒲柳才",将松树与易折的蒲柳对比,强调松的刚强和持久。
"冰霜虽剥蚀,疏花应时开",进一步描述松树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生机,即使花朵稀疏,也准时绽放,展现出生命力的顽强。"良工岂不偶,中心类寒灰",诗人认为松树如同技艺高超的工匠,内心如寒灰般坚定,不轻易动摇。
最后两句"却怜蘼芜草,遍满黄金台",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蘼芜草的惋惜,它们虽然繁多,但不如青松的高贵。诗人借此寓言,表达了对坚贞不屈精神的推崇,以及对软弱无骨之人的轻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赞扬了青松的高尚品格,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不详
圣贤不浪出,处士匪怀居。
孔明是何人,高卧南阳庐。
躬耕良自苦,待时故踟蹰。
所为《梁父吟》,岂比《封禅书》。
蛮触杂奔竞,蝇蚋纷争喧。
鸾凤巢枳棘,鸱鸮集琅玕。
风雷久不作,野露生微寒。
壮士万里怀,肯谢漂母餐。
古来王佐材,多在耕钓间。
后地生虚雷,天惊漏秋雨。
女娲死已久,此罅谁为补?
纷纷读书儿,碌碌无可数。
古人今人心,今人不如古。
飘飘青琐郎,翩翩夹绮衣。
媚媚红楼春,昏昏不知归。
朝睹绿发润,暮惊白雪飞。
只有陶隐居,颇能知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