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翠岩六首(其六)

欣闻厌冥烦,颇亦谢造请。

孤鶱出尘埃,胜践得真境。

万籁发静音,千岩度空影。

无味道终怜,有役虑真永。

会当立茆茨,望子苍岑顶。

形式: 古风

翻译

听说你厌倦了尘世的纷扰,也谢绝了俗世的邀请。
独自飞翔在尘埃之上,这样的经历让我真正领悟到了超脱的境界。
万物在寂静中发出声音,千座山峦在光影中穿行。
虽然无欲无求令人怜爱,但忙碌忧虑的生活似乎更显真实永恒。
我计划在山间建造茅屋,期待能常常眺望那青翠的山峰顶端。

注释

厌冥烦:厌倦尘世的纷扰。
谢造请:谢绝邀请。
孤鶱:独自飞翔。
真境:超脱的境界。
万籁:万物的声音。
空影:光影。
味道:欲望。
怜:怜爱。
有役虑:忙碌忧虑。
茆茨:茅屋。
苍岑顶:青翠山峰的顶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的《游翠岩六首(其六)》,表达了作者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首句"欣闻厌冥烦"直接抒发了对繁琐事务的解脱之感,"颇亦谢造请"进一步表达了对世俗应酬的谢绝。"孤鶱出尘埃,胜践得真境"通过描绘自己如孤鸟般离开尘世,进入清幽的山林,形象地展现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万籁发静音,千岩度空影"两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山中万物在寂静中发出的声音和山岩在阳光下投下的光影,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无味道终怜,有役虑真永"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拘无束、心灵宁静生活的深深眷恋,认为只有摆脱俗务,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安宁。

最后两句"会当立茆茨,望子苍岑顶"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建屋隐居,期待与朋友共享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游翠岩六首(其五)

愿闻海潮音,几烦檀越请。

有物还有机,无心即无境。

何当雪衲身,重现水月影。

高卧与世疏,孤坐共夜永。

时时挂西窗,溪光照霜顶。

形式: 古风

游翠岩六首(其四)

先生盍言归,小子愿有请。

由来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閒抱无弦琴,静弄南窗影。

胜事几人知,高风千载永。

何当理篮舆,步月下孤顶。

形式: 古风

游翠岩六首(其三)

聊谢都城游,来赴道人请。

冥怀麋鹿群,回首冠盖境。

潨泻泉石声,萧森松桧影。

风帽何妨颓,藜径敢辞永。

还闻钟磬音,为我下云顶。

形式: 古风

游翠岩六首(其二)

翠岩老禅和,欲退未容请。

聊许隐堂人,先占广轩境。

高松有寒青,孤云无定影。

草煖幽涧香,鸟啼清昼永。

一笑碧云旁,未羡匡庐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