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歌者

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听时坐部音中有,唱后樱花叶里无。

汉浦蔑闻虚解佩,临邛焉用枉当垆。

谁人得向青楼宿,便是仙郎不是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新颖的歌声如明珠一颗,仿佛转动喉咙敲击珊瑚。
倾听时在音乐中听见,唱过后却在樱叶间消失无踪。
汉浦之地无需空解佩相赠,临邛之地也不必委屈你卖酒。
谁能有幸在青楼留宿,那便是仙人而非寻常丈夫。

注释

一字:新声。
一颗:比喻。
转喉:歌唱。
珊瑚:比喻。
汉浦:地名,泛指地方。
虚解佩:徒然解下佩饰。
临邛:地名,古代蜀地。
枉当垆:枉费心力去卖酒。
青楼:古代指豪华妓院。
仙郎:美称,似仙人般的郎君。
夫:丈夫。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词人对一位歌者的赞美之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歌者的高超艺术与独特魅力。

"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这两句表达了歌者每一个音节都如同珍珠般圆润饱满,每一次喉间的转换都像是敲打着珊瑚一般清脆悦耳。

"听时坐部音中有,唱后樱花叶里无。" 这两句描绘了歌者的声音如同仙乐般美妙,即使在静坐聆听之时,仿佛能从声波中感受到诗人的存在,而当歌声结束,周围的樱花叶上又不见任何痕迹,这是对歌者超凡脱俗艺术的形象化表达。

"汉浦蔑闻虚解佩,临邛焉用枉当垆。" 这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古代名剑“汉浦”和“临邛”的比喻,表明歌者就像这些宝剑一样,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两句 "谁人得向青楼宿,便是仙郎不是夫。" 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聆听这位歌者的幸运之人的羡慕之情,并将其比作如同仙人一般,而非凡尘俗夫。这不仅是在赞美歌者,更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存在与不存在之间微妙感受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艺术超越现实的美学观念。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雕堂

丈室久多病,小园晴独游。

鸣蛩孤烛雨,啅雀一篱秋。

圣主恩难谢,生灵志亦忧。

他年谁识我,心迹在徐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麟中寓居寄蒲中友人

萧条秋雨地,独院阻同群。

一夜惊为客,多年不见君。

边心生落日,乡思羡归云。

更在相思处,子规灯下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天际识归舟

斜日满江楼,天涯照背流。

同人在何处,远目认孤舟。

帆省当时席,歌声旧日讴。

人浮津济晚,棹倚泬寥秋。

晴阔忻全见,归迟怪久游。

离居意无限,贪此望难休。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长安送友人之黔南

衡岳犹云过,君家独几千。

心从贱游话,分向禁城偏。

陆路终何处,三湘在素船。

琴书去迢递,星路照潺湲。

台镜簪秋晚,盘蔬饭雨天。

同文到乡尽,殊国共行连。

后会应多日,归程自一年。

贫交永无忘,孤进合相怜。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