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张邑侯赠公题册(其二)

三冬频爱惜,一亩自周旋。

家学韦长孺,儒林童广川。

心灰时甲乙,手泽旧丹铅。

谁识千秋璞,璠玙□日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与传承。首句“三冬频爱惜”,表达了对学习时间的珍惜,比喻在严寒的冬季仍坚持学习,体现出勤奋与毅力。接着,“一亩自周旋”可能暗喻在有限的学习空间内,通过不断努力,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

“家学韦长孺,儒林童广川”两句,提到韦长孺和童广川,他们是古代著名的学者,这里借以赞扬张邑侯(即张县令)家族的学术传统和他在儒学领域的贡献,暗示其学问深厚,如同韦长孺和童广川一样,在儒林中享有盛名。

“心灰时甲乙,手泽旧丹铅”则进一步描述了张邑侯在学术研究中的专注与投入。这里的“甲乙”可能指书籍的分类或整理,而“手泽旧丹铅”则形象地说明了他长期与书籍相伴,亲手整理过许多文献资料,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知识遗产。

最后,“谁识千秋璞,璠玙□日传”表达了对张邑侯学术成就的肯定与期待,认为他的智慧和学问如同未雕琢的美玉,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被更多人发现并传承下去,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邑侯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及对后世影响的赞美,展现了对知识传承与文化积累的重视,以及对优秀学者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455)

陈子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张邑侯赠公题册(其三)

达人为可继,志不在田庐。

屯洛无争汲,陈留有借车。

诗书为政在,乡里买邻居。

畏垒皆尸祝,今看结驷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为张邑侯赠公题册(其四)

大业垂身后,风规百里闻。

生儿称亚子,为政乐张君。

京兆开阡道,中郎定墓文。

双飞丹凤诏,来向养堂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代张邑侯门人题赠公册

不愧贤良有道科,完名身后竟如何。

一经世业来丹诏,万石家风映五紽。

颂鲁定知纯嘏远,拜虞因就养堂多。

只今海国弦歌里,门下何当有废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张孟奇挟诸郎就试五羊有卜居之兴

海上风烟黯自疑,城头东望已多时。

将因故国移居在,还果沧洲散发期。

逸老未须阳羡卜,清秋□上杜陵诗。

月明何处飞乌鹊,群玉团圞桂树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