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华构枕方塘,使台寂佳致。
二色真楠材,轮奂极精致。
花木四面围,如立复如侍。
一道仰澄清,此是澄清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园中亭子之景。开篇“华构枕方塘,使台寂佳致”,可见亭子位于一片开阔而又平和的水塘边,建筑精美,环境宁静,是一个适宜隐居和冥想的地方。“二色真楠材,轮奂极精致”则写出了亭子的结构材料和工艺,使用的是上好的楠木,经过细致的雕刻,显示出高超的工匠技艺。诗人通过“花木四面围,如立复如侍”描绘了亭子被花草树木所环绕,宛如有人在这里恭候一般,营造出一种生动和谐的自然景象。
最后,“一道仰澄清,此是澄清地”,诗人仰望天空,只见一片清澈,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表达了天气的清新,更暗示了心灵的澄澈和精神的宁静。这一句也点出了整个园亭环境给人带来的心灵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建筑艺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空间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高洁和宁静。
不详
十纪权臣第,修城外台宅。
乔木不知秋,名花数逾百。
远如山林幽,近与尘埃隔。
惠政裕一方,民犹以为窄。
结茅为圜屋,环堵不开牖。
斋居如雁堂,广长才六肘。
深藏子猷竹,不植陶潜柳。
勿起灭定心,宴坐空诸有。
花淑对高轩,如用丹青彯。
锦水一奁红,玉台千面笑。
松篁两翠幄,常护东西照。
子细看韶妍,方知化工妙。
西北有高楼,梁栋云常起。
檐牙挂连蜷,栏影摇清泚。
爽气雪山来,一瞬极千里。
但欲摅远怀,无忧可销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