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道场山清池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清池的静谧与清澈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凿地潴寒碧”,开篇即点明了清池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它位于地下,水色如碧,给人以清凉之感。接着,“泠泠湛弗摇”进一步描绘了水的动态美,即使在静止的状态下,水声依然清晰可闻,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方奁开素镜,阔幅剪生绡”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清池比作打开的方奁中的素镜和裁剪成的生绡,形象地表现了清池的明亮与广阔,如同一面未经雕琢的天然镜子,又似一块未经染色的丝绸,纯净而富有生机。
“甃古天为底,杯深雪涨潮”则通过想象,将清池的深度与广度扩展至极致,仿佛天空成为了池底,让人不禁感叹其深邃与辽阔。同时,通过“雪涨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如同雪面被潮水轻轻拂过,美不胜收。
最后,“俗交浓若醴,一滴也难消”表达了诗人对清池之美的深深赞叹。他认为,世俗的交往如同浓烈的酒,而清池之美却如同一滴难以消散的甘露,令人回味无穷。这不仅赞美了清池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纯净、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场山清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