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山两题(其一)清池

凿地潴寒碧,泠泠湛弗摇。

方奁开素镜,阔幅剪生绡。

甃古天为底,杯深雪涨潮。

俗交浓若醴,一滴也难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道场山清池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清池的静谧与清澈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凿地潴寒碧”,开篇即点明了清池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它位于地下,水色如碧,给人以清凉之感。接着,“泠泠湛弗摇”进一步描绘了水的动态美,即使在静止的状态下,水声依然清晰可闻,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方奁开素镜,阔幅剪生绡”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清池比作打开的方奁中的素镜和裁剪成的生绡,形象地表现了清池的明亮与广阔,如同一面未经雕琢的天然镜子,又似一块未经染色的丝绸,纯净而富有生机。

“甃古天为底,杯深雪涨潮”则通过想象,将清池的深度与广度扩展至极致,仿佛天空成为了池底,让人不禁感叹其深邃与辽阔。同时,通过“雪涨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如同雪面被潮水轻轻拂过,美不胜收。

最后,“俗交浓若醴,一滴也难消”表达了诗人对清池之美的深深赞叹。他认为,世俗的交往如同浓烈的酒,而清池之美却如同一滴难以消散的甘露,令人回味无穷。这不仅赞美了清池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纯净、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场山清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场山两题(其二)一勺泉

岩隙带痕云,涓涓不受尘。

洼尊元自浅,攲器不须盈。

镜彻双明碧,花浮少许春。

汉宫分烛后,新洁试清清。

形式: 五言律诗

送顾哦松柬祁门尉(其一)

角转城头晓,风回麦脚斜。

清明都冷落,阴翳趱韶华。

饭了长亭黍,来分野寺茶。

到家三月暮,恰好送莺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顾哦松柬祁门尉(其二)

已矣吴门市,祁门问阿连。

有书聊话旧,无累不须仙。

蜀叟思长计,苕溪缚数椽。

不知双璧外,谁与办腰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丹霞张府博入夏蔬食

不为长斋绣佛前,欲酬芳瀣伴风蝉。

川奔直恐颓难障,灰死何曾溺不然。

冷帐弗生骑鹤梦,清才合友跨鲸仙。

几时卜筑红泉上,只尺丹霞小有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