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小景

习静喜还山,山水趣方永。

灌木澄幽阴,风泉溜华顶。

清听空外遥,吾心坐未醒。

空山落叶时,渡口潮初长。

远树带虚亭,閒云霁孤舫。

古路今人行,浮生几回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山水小景》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后的宁静与乐趣。首句“习静喜还山”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回归自然的喜悦。接着,“山水趣方永”强调了山水之间的无穷韵味,让人心旷神怡。

“灌木澄幽阴,风泉溜华顶”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树木的茂密和泉水的潺潺声,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倾听空中的声音,感觉心灵并未被尘世打扰,心境“坐未醒”。

“空山落叶时,渡口潮初长”进一步渲染了季节变化,落叶与潮水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远处的树影与虚亭相映,悠闲的白云飘过孤独的舟船,展现出一种淡泊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古路今人行,浮生几回往”以时空流转的视角,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书问耕堂

庞公喻刘表,仲尼小樊迟。

为学贵自广,遗安亮无危。

若人隐耕稼,取乐宁在兹。

用舍随所遇,荣贱心弗移。

闭门面场囿,开轩瞩清池。

棕叶覆我牖,藤花垂我衣。

方春始微雨,薄言往东菑。

田叟既相勉,耰种恒及时。

稻苗日已长,稂莠日已稀。

远心易无闷,悟物兼忘疲。

虽云体力倦,斗酒聊自怡。

伐檀夙有戒,素食良可讥。

岂不善微禄,知命复奚疑。

形式: 古风

次韵奉答郑助教

凉雨净炎燠,微风松下来。

眷言青云客,晼晚沧洲怀。

翰墨冠时辈,风流倾众才。

高情表千仞,逸足淩三台。

既欣簪佩狎,复与缁锡谐。

清言方屡接,又恐心期乖。

短褐逐渔钓,衡门翳蒿莱。

宁知枉高驾,酌我林中杯。

尽醉无复辞,俱忘形与骸。

形式: 古风

书金碧山水

群峰绚金碧,积水澄天镜。

丛木生夏凉,孤云破朝暝。

波深鱼鸟同,地远衣冠胜。

意惬遂忘机,神閒庶遗境。

扰扰尘坌中,吾将弄烟艇。

形式: 古风

书林良箴云山幽隐图

沧江湛回流,野树带远色。

白云东山来,雅与幽兴集。

静抚丘中琴,时散林下帙。

余亦淡荡人,相期此投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