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岭连云,繁烟带雨。长杨满路悲风起。
将军墓上草萧萧,荒祠白日眠狐鼠。
九里山前,未央宫里。凄凉往事烦胸臆。
乌江汾水两悠悠,东流不尽英雄泪。
这首明代韩邦奇的《踏莎行·韩信庙》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开篇“高岭连云,繁烟带雨”,通过高山、云雾和蒙蒙细雨,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暗示了韩信庙所在之地的荒凉与偏僻。
“长杨满路悲风起”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长杨树下的道路上刮起悲凉的风,仿佛在低语着历史的沉痛。接下来,“将军墓上草萧萧,荒祠白日眠狐鼠”,直接点出韩信的陵墓,草木丛生,荒废的祠堂中只有狐鼠为伴,显示出英雄的身后凄凉。
“九里山前,未央宫里”将视线转向韩信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九里山是楚汉相争之地,未央宫则是昔日皇权象征,两者对比强烈,引人深思。最后两句,“乌江汾水两悠悠,东流不尽英雄泪”,以乌江和汾水比喻韩信的悲剧命运,以及后人对他的哀悼之情,流水不息,英雄的泪水也仿佛永远流淌。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韩信这位悲剧英雄的深深惋惜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不详
木叶初飞,重楼雁过,又是重阳。
有瓶开清洌,樽中酒绿,枝含瘦冷,篱下花黄。
佳节难逢,茱萸细看,剧饮高歌总不妨。
君听取,但此身粗健,莫更思量。古今总是亡羊。
漫得失、输嬴梦一场。
看龙山事往,夕阳明灭,楚台人去,烟草荒凉。
半瞬流光,百年浮世,回首西风易断肠。
对知音,且颓然一醉,山月苍茫。
戈戟丛中玳宴开。正同诸将捉生回。
十年高卧希夷峡,此日还登镇虏台。
长剑舞,巨觥催。帐前金鼓震风雷。
李陵碑外天骄遁,遥见旌旗报捷来。
台下纵横铁骑,筵前错落金卮。风烟不警太平时。
正是赏心乐事。流水落花片片,小桥垂柳丝丝。
韶光那觉是边陲。此日须抛一醉。
西望远山落日,南来暮柳繁烟。鸟啼花发自年年。
成败兴亡几变。白水河边壮士,黄金台下英贤。
到头惟有斩燕丹。干古令人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