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久拟结茅岩穴。便可长抛一切。
底事为饥驱,消受江花岭月。愁绝。愁绝。
那得称心时节。
这首清代董俞的《如梦令·放怀》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隐逸生活的愿望。词人久已渴望在山岩洞穴中筑舍安居,摆脱世间纷扰,尽情享受山水间的宁静与美丽。然而,现实中的饥饿驱使他不得不面对世俗生活,即使是江边的花和岭上的月,也无法完全满足他的心灵追求。词人反复感叹“愁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和对理想生活的深深向往,遗憾的是,现实中并没有足够的“称心时节”来实现他的愿望。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深沉人生感慨的隐逸之词。
不详
江南忆,犹忆旧繁华。
绛蜡三更偎芍药,红螺百盏听琵琶。肠断赋梅花。
人何处,远宦隔天涯。
鹦鹉薄岚愁度岭,荔枝残月醉思家。山城衙鼓挝。
江南忆,银管擅风骚。
鲁国灵光推第一,高唐丽句总魂消。烟月妒妖娆。
知何日,绿醑共良宵。
粤岭人归桃叶渡,淀湖花满木兰桡。丘壑尽逍遥。
交颈落花前。结得雕笼伉俪缘。
心似彩鸾形翡翠,缠绵。说到相思便可怜。
何忍暂相捐。别鹤孤鸾各一天。
人世钟情谁似此,鹣鹣。韩贾风流萧史仙。
九衢车马纷如蚁。暍死红尘里。夕阳城阙乱啼乌。
遥望蓟丘烟树总模糊。客窗梦又归家去。
竹冷泉深处。此时谁凭曲阑干。
料想池荷开罢没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