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三十六祖颂(其十二)

马鸣分身百亿,论数玄诠无极。

六通三昧降魔,不用色声气力。

形式: 偈颂 押[职]韵

翻译

马鸣声中显现出无数化身,深奥的理论阐述着无尽的玄机。
通过六通三昧的修行,能降服恶魔,无需依赖色、声、气、力这些外在手段。

注释

马鸣:佛教术语,指马的叫声,象征佛法的声音或智慧的显现。
分身百亿:比喻佛法广大,能化现无数形象以度化众生。
玄诠:深奥的解说或领悟,这里指佛法的深刻阐释。
无极:指无穷无尽,佛教中常用来形容法界的广大无边。
六通:佛教中的六种神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等。
三昧:佛教修行中的定境,达到心神专一的状态。
降魔:佛教中指战胜烦恼和恶魔,达到内心的清净。
色声气力:四种基本的感官对象和力量,这里指世俗的依赖。

鉴赏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赞三十六祖颂(其九)

伏驮密多惺惺,父母与佛非亲。

五十不行不语,一见本人清净。

形式: 偈颂

颂(其一)

一轮心月耀昏衢,梦幻吞侵谁得知。

幸遇知音重为举,息心回念理元辉。

形式: 偈颂

颂(其二)

一句当天正信希,欲谈词丧懒投机。

高峰既远休寻访,不惜眉毛为发挥。

形式: 偈颂 押[微]韵

颂(其四)

一心圆持种种心,信心诸境绝追寻。

此中无分应难到,便好回光免陆沉。

形式: 偈颂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