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佩传家印,芹宫一线春。
居然风月意,笑却簿书尘。
溪水吾同味,檐花道固贫。
迂寒从献笑,肯与俗为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希之所作,名为《送乐安教谕周亦山(其一)》。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
"独佩传家印" 一句,表明诗人独自携带着家中的珍贵印章,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个人身份的标志。"芹宫一线春" 则描绘了一丝春意渗透于简陋的居所之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都能感受到其美好。
"居然风月意" 一句,通过“居然”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喜悦和顺应,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笑却簿书尘" 则表明诗人面对尘世间繁杂的学问和事务,能够以超然的态度去对待,从而不为其扰乱自己的心境。
"溪水吾同味" 一句,溪水象征着清澈纯净,"吾同味" 表示诗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暗含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檐花道固贫" 则通过屋檐上的花朵,表现了诗人对贫穷生活的接受和喜悦。
"迂寒从献笑" 一句,表达了即便是在严寒之中,诗人也能保持心中的温暖和欢乐。"肯与俗为邻" 则说明尽管诗人有着超脱世俗的心态,但仍旧愿意与普通的人们和谐相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自在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
不详
诸公错落阳和调,赢得林间自在翁。
地占方方十丈宽,巳栽花木四时看。
客来莫笑生涯薄,窗外新添竹数竿。
从教香月转亭西,贪看灯毬忘却归。
挨得玉梅零落尽,蛾儿犹傍鬓边飞。
世间惟我最无愁,才是无愁得自由。
午睡觉来门半掩,一池春水看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