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其四)

何处报君书,陇右五歧路。

泪研兔枝墨,笔染鹅毛素。

碧浮孟渚水,香下洞庭路。

应归遂不归,芳春空掷度。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吴均在南北朝时期所作的《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一位游子在陇右五歧之路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何处报君书”,点明了游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想要向远方的君主或亲人传递消息,却不知从何说起,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孤独感。接着,“陇右五歧路”描绘了道路的复杂与艰难,暗示了游子旅程的不易。

“泪研兔枝墨,笔染鹅毛素”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泪水比作研磨的墨汁,笔尖则如同鹅毛一般轻柔,形象地展现了游子在思念家乡时的深情与哀愁。这里不仅表现了情感的强烈,也体现了文人墨客对文字的珍视与热爱。

“碧浮孟渚水,香下洞庭路”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碧绿的水面仿佛是游子心中的一片净土,而洞庭路的香气,则可能是对故乡记忆的温柔唤醒。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应归遂不归,芳春空掷度”表达了游子内心的矛盾与遗憾。他本应返回故乡,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只能在异乡度过这美好的季节。这种无法实现的愿望,更加深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游子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离乡背井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42)

吴均(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 字:叔庠
  • 籍贯: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
  • 生卒年:469年—520年

相关古诗词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其五)

妾家横塘北,发艳小长干。

花钗玉腕转,珠绳金络丸。

羃历悬丹凤,逶迤摇白团。

谁堪久见此,含恨不相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其六)

匈奴数欲尽,仆在玉门关。

莲花穿剑锷,秋月掩刀环。

春机思窈窕,夏鸟鸣绵蛮。

中人坐相望,狂夫终未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闺怨诗

胡笳屡凄断,征蓬未肯还。

妾坐江之介,君戍小长安。

相去三千里,参商书信难。

四时无人见,谁复重罗纨。

形式: 古风

古意诗二首(其一)

杂虏寇铜鍉,征役去三齐。

扶山剪疏勒,傍海扫沈黎。

剑光夜挥电,马汗昼成泥。

何当见天子,画地取关西。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