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七年秋八月自梧州出巡至平乐历诸险滩悯舟子劳甚感叹有作手书于郡学示知音者

楼船发苍梧,江水何汤汤。

清湾不时转,石滩险非常。

显伏罗虎兕,参错森剑铓。

砰轰地出雷,沸腾釜扬汤。

夹岸山壁立,涧谷缘其傍。

深陡力难为,无路兼无梁。

引缆既弗能,操桨亦有妨。

篙师极力进,群叫如发狂。

道甫逾半千,滩数百十长。

继旬始能达,疲惫已莫当。

雇直仅足食,曷有赢馀粮。

所幸得无虞,劳损不自伤。

长江有巨贾,连舟竖危樯。

开帆趁好风,破浪飞汪洋。

无烦役心力,倏至千里疆。

得售重利还,里闾誇富强。

一时或不戒,倾摧见灾殃。

乃知覆载间,人事诚眇茫。

淹速虽靡同,夷险未易量。

因之发警悟,省已益不遑。

尽瘁固所甘,幸致非所望。

循理听自然,终始永弗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雍在成化七年秋天,从梧州出发巡行至平乐途中,经历艰险的江滩,对舟子们的辛劳深感同情,并借此抒发感慨。诗中通过细致的场景描写,如“楼船发苍梧”、“石滩险非常”、“砰轰地出雷”等,展现了江流的壮阔与滩头的险恶。诗人以“篙师极力进”、“群叫如发狂”的生动画面,刻画了舟子们奋力前行的艰辛。

诗中对比了巨贾乘风破浪的快捷与舟子们的艰难,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淹速虽靡同,夷险未易量。”诗人认识到,无论是富贵还是劳苦,都有其自然规律,人们应顺应天道,听从命运安排,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也不应有过分的期望。最后,他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尽瘁固所甘,幸致非所望”,表明自己愿意全力以赴,但并不追求超出预期的回报。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哲理于山水之间,既有对舟子的关怀,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701)

韩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崇德将走谢夏大理掣肘兴阑中止(其一)

别去忽五月,悠悠劳我情。

相望才咫尺,何如难合并。

推窗看明月,月落参已横。

公事未易了,怅然忆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道崇德将走谢夏大理掣肘兴阑中止(其二)

感君极爱我,新句累百言。

一笔不苟简,兼之叙寒暄。

当宁眷老成,相将入词垣。

为草嚇蛮书,壮观颜平原。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题简庵王先生折桂图

团团明月夜漏长,森森仙桂秋风凉。

碧玉枝摇兔窟影,黄金花喷龙涎香。

广阳先生志勤苦,豪气直接清虚府。

读书养就郗诜才,成名不用吴刚斧。

青云绕足蹑丹梯,耸身平步非攀跻。

一枝月里手亲折,百人榜上名高题。

归来天香满衫袖,箫鼓欢迎绚晴昼。

故园桑梓增馀光,泮水菁莪誇独秀。

有如沧溟起鲲鹏,乘风?浪争骞腾。

扶摇万里一翅力,喧啾百鸟知谁能。

又如渥洼产骐骥,逐电排空难控制。

康庄千里一日程,龌龊驽骀甘自弃。

亨衢发轫从此通,明年挟策游南宫。

琼林深处春如海,一枝还折状元红。

形式: 古风

爱葵为姚御史鹏题

古闻御史台名兰,又闻御史台列柏。

文章御史独爱葵,岂爱葵花好颜色。

台端五月花正浓,绕阶浅白兼深红。

太阳行空转倾向,花心正与吾心同。

吾心爱君亦忠赤,欲格君心辅君德。

激扬绳纠皆为君,誓比葵花恒向日。

勖哉御史殚厥心,栽培此花永规箴。

花有枯荣性无改,莫愁花老风霜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