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一日登中岩寺步宋人张方韵

何处秋风夜转蓬,客思缥缈静闻钟。

笙吹石磴俨仙子,钥扣梵林逗远峰。

鱼自亲人添俗唤,珠还额佛漫留踪。

髯翁现偈兼泉涌,滴滴醍醐想玉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立秋之后的一日,攀登中岩寺时所见所感的景象与心境。首句“何处秋风夜转蓬”以秋风起、蓬草飞舞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飘零、流转的氛围,暗喻诗人内心的漂泊与思乡之情。接着,“客思缥缈静闻钟”一句,通过静谧的钟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情绪,钟声仿佛将客居他乡的思念传递得更加深远。

“笙吹石磴俨仙子,钥扣梵林逗远峰”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石磴上的笙音仿佛是仙子在轻歌曼舞,梵林中的钥匙扣动,引出了远处的山峰,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意境。

“鱼自亲人添俗唤,珠还额佛漫留踪”则通过鱼儿与佛珠的象征,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对精神寄托的渴望。鱼儿原本亲近的人,如今却因世俗的呼唤而远离,佛珠虽归于佛前,但其留下的痕迹却难以抹去,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最后,“髯翁现偈兼泉涌,滴滴醍醐想玉容”两句,以髯翁(老者)显现偈语,泉水涌动,以及对玉容(美好面容)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智慧、纯净与美的追求。滴落的泉水仿佛是醍醐灌顶,让人感到心灵的洗涤与升华,玉容则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美好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思考与追求,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15)

陈是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楚江得方老师枚卜命下志喜

黄麻宣就凤城阴,万里征帆慰远襟。

玉铉新衔辉虎观,金瓯宿望播鸡林。

人钦司马喧传相,帝注夔龙默简心。

贺额频加门下士,苍生为喜霈甘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偕文铁庵老先生城陵矶发舟阻风相失

抛却君山半点青,石尤风起复竛竮。

云帆空恋南楼月,槎路遥瞻太史星。

换得村醪强拨闷,拟开残帙当扬舲。

溯洄舟子骄横甚,笑拥千樯入洞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为巴令陈石丈遥祝两尊人华诞

五羊才子早腾名,字水风清制锦明。

莫讶白云亲舍远,能飞玉舄梦中迎。

鲤庭近摘安期枣,陶鲊无逾勾漏英。

三异丝纶应锡美,双双象服绚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繇陆入蜀过万县雨甚泥泞今顺流抵此暑甚忽雨晴后有赋时七月望日也

一署耽行役,雨过觉心凉。

记及来时路,梅雨正瀼瀼。

天生桥畔度,夹道丛苍莨。

秀岩开锦壁,石涧响笙簧。

赖此怡心目,不厌溅衣裳。

今也乘苇下,秋月聘溪光。

适会所经地,如友晤他乡。

把盏试长眺,清飙一何扬。

僮仆亦以喜,巫峰路不长。

明朝荡漾去,楚水接清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